《观呼吸》十六阶段之研究 分类:佛法科學
日期:2008/11/18 09:20Buddha dharma NPO



《观呼吸》十六阶段之研究(一)

本文荣获九十二学年度第二学期林拱辰居士奖学金
◆ 释觉华
一、前言
在佛法的修持实践上,「止」与「观」最为核心。止是导向定的方法,观是导向
慧的方法。而「出入息念」是佛教止观重要禅法基础,可作为开发种种禅定的要
门,所以在論典及各宗派的禅法中,多有以出入息念之「數息」作为修习禅定的
入手处。透过正念於呼吸开始,觉知各种感受、心境,进能观照体验於无常、无
我、苦的法印上,而达到舍離。如是配合身念住、受念住、心念住、法念住所成
的四个念处的修习,共有十六个步骤,是由「止」至「观」的完整修学歷程,後
代的論师将普遍为经律共传的十六种方法归纳统称为「十六胜行」,或称之「十
六特胜」。(1)



《观呼吸》一书便是透过对於正念於呼吸上的止观禅修方法,依其十六个步骤或
阶段加以阐释。修此十六特胜的特色是结合戒、定、慧的修学,能使修行者在毘
婆奢那(观)与奢摩他(止)的运行中,不致耽於禅定的喜、樂境,而且可以引
領行者开发解脱的智慧。原始佛教的《阿含经》中,并无「十六特胜」之名相,
但可於经文中見其修习模式。而《观呼吸》一书之作者为南传禅修大师佛使尊者,
清楚的详說观呼吸的十六个步骤,及可能遇到的每一个难题和利益。今就以此《观
呼吸》一书之内文为主,并參考《清净道論》、《阿含经》乃至天台智者大师的止
观着作《释禅波羅密》中对这十六个步骤(或曰十六胜行或十六特胜)作比对与
分析,期於此研究中,对止观禅修更深入的了解与实践的正确依据。



二、佛說「出入息念」之缘起
所谓「观呼吸」,即是數息法,此为修习禅定的方法之一,音意混译或作「安那
般那念」(aanaapaana-sati),意译为「入出息念」。(2)这个禅法早在东汉末就已经
由安世高传入中国,现存阿含经典(亦指巴利经典)、律藏(3)以及後世的许多論
书,处处都能发现修习「出入息念」或详或略的解說。在今日,也时常可接触到
各种不同面貌的數息法。因此,这是一个重要的禅法。
在经律中有多处记载佛陀因为讲說「不净观」而造成不幸的事实後,才开示「出
入息念」。南北传的律藏哸及《杂阿含》815 经、819 经以及《相应部》〈入出息
相应〉〈毘舍離〉,都记载着同一件事实:世尊先教比丘们修不净观,并且赞叹修
不净观可以得到大果大福利。於是比丘们勤修不净观。後來,有些比丘因为修不
净观有了偏差,以致厌惡自己的身体,甚至想要早日脱去秽惡的身体。於是,有
的自殺,有的互殺而死,前後累计有六十人。到了半月布萨的日子,佛陀見到比
丘众减少,阿难告诉佛陀,因为比丘们修不净观偏失,并请求佛陀开示止息的方
法:



尔时世尊至十五日說戒时,於众僧前坐,告尊者阿难:「何因、何缘諸比丘转少,
转减,转尽?」阿难白佛言:「世尊为諸比丘說修不净观,赞叹不净观。諸比丘
修不净观已,极厌患身,广說乃至殺六十比丘。」……佛告阿难:「是故,我今
次第說,住微细住,随顺开觉。……阿难!何等为微细住多修习,随顺开觉,已
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谓安那般那念住。」(4)
世尊为此另說安那般那念,即「念」专「住」於微细「出入息」,且依之可圆满
四念处,开展出十六特胜,趣向涅盘解脱。世尊演說安般,除了避免自殺事件,
还有别因,如《大毘婆沙論》卷26 云:
復次,以持息念所缘,憐近无种种相,无次第不依有情,任运而转,由此速能引
四念住,是故偏說。若不净观,与此相违,是故不說。復次,以持息念,唯内道
起,不共外道,由此速能引四念住,是故說。若不净观,外道亦起,不能速疾引
四念住,是故不說。(5)



从上文來看,修习安般法的好处是:缘自身呼吸之法容易,并能快速的促成四念
处,不像不净观需要缘外相才可修行;另外,不净观是通外道的。经由「出入息
念」的數息经歷,十六种和行者修行过程中之身与心的种种变化,而直趋涅盘解
脱之道。故於各经論中,非常强调由出入息之數息法为禅法的基础。

三、心息相依为入道之要
「呼吸」是心生的色法,呼吸的长短与心有着相互影响的关系。以出入息为念,
将自己的注意力(心)放置在呼吸内,練习呼吸和心念结合叫做「心息相依」。
以「念息」为方便而修止,是一种容易得力的法门。息是依缘身心而转的,对身
心的粗动或安定,有密切关系,所以安定身心的定学,对修息极为重视。以正念
摄心,达到了安住所缘的阶段,是佛法中不論任何法门,都必须具备的功夫。以
十六特胜之修习而言,必以「呼吸」为所缘,念念分明,把心稳定在所缘之「息」
上,此「心息相依」之「念」是修习十六特胜的核心。依呼吸出入作數息、随息
的工夫,是透过「息」而逐渐开发,并层层殊妙,心法能相应不同的特殊功能,
而能证得三乘圣果。《观呼吸》作者於序文中便說到:「修完观呼吸四个步骤,四
念处自然成就。四念处一旦成就,七觉支就圆满,智見和解脱也跟着水到渠成。」
(6)亦即是此「观呼吸」之安那般那念之法,与四念处、七觉支配合,构成完整
的修行体系,最终能达到究竟解脱涅盘。



智者大师於《释禅波羅蜜》中亦說:「此十六特胜,有定、有观,是中具足诸禅。
以喜樂等法爱义故,则无自害之过,而有实观观察,不着诸禅,所以能发无漏。
既进退从容,不随二边,亦能得道,故名特胜。」十六特胜法门从「心息相依」
之训練开始,渐渐具足诸禅定、觉观,且行者之身心領受喜樂,无导致厌世自殺
之弊,并能如实观察,令修习者虽深入正定而不致染着诸禅,所以能发起无漏智
慧。

在十六特胜中,层层殊胜、层层转进,於南传上座部的重要論着《清净道論》中,
觉音論师亦归纳引经文說修出入息之「安般念」功德:
(一)依安般念三摩地修习,於寂静之安般念定有大功德。
(二)能断於「寻」故,此於寂静、殊胜、不杂樂住。
(三)能完成四念处,因四念处得完成七觉支,因七觉支得完成明(道)与解脱
(果)。
(四)亦得知最後命终时的出息入息。(7)
論中說修习此安般念以外的其他业处,而证得阿羅汉的比丘,能知寿數,或者不
知。如果修习此十六事(即十六特胜)的安般念而证阿羅汉的比丘,则必定知其
寿數。并得圆满身、受、心、法四念处的修习,进而开展七觉支。(8)在《杂阿
含》经云:「修七觉分满足明解脱。」(9)七觉支是成就解脱所必修习、体验的条
件,依七觉支次第修习,最终圆满舍觉支。可以說念觉支就是舍觉支的开始,舍
觉支就是念觉支的完成。到了舍觉支的成就,就是念念不住,能完全进入无常之
流、境界之流、六尘之流,然後不住色、声、香、味、触、法,能身在世间,而
心住远離界,直至涅盘,故知从「心息相依」的「念息」修起,是入道之要,一
路趋向解脱圣道。



今从表一「念出入息」始,对十六特胜项目的名目,依於顺序,分别論述如下:
第一至第四特胜──念内、外息、或念入、出息,为总說正念於出、入息。
第四特胜则是說明了出入息遍全身之初禅。即此四胜行各包含了出息、入息。但
在彼此所缘的出入息之數息法仍有些不同之处:
《杂阿含》念出入息的学习方式,不外是用心专注於息出入上,即念随身的呼吸,
而念不離呼吸。在现代南传佛教的观呼吸修持法之中,帕奥禅师《正念之道》强
调专注於呼吸所触之点上,而心不缘數字。(19)佛使尊者《观呼吸》一书则又教
以「从一數至十」的方法。(20)综合二者所述的南传佛教禅修之要,应是专注呼
吸或數息,然都应心止於与出入息相关的「触」点上。在《阿含经》中有关安那
般那的记载不用「數息」,多云「念入息、念出息」。(21)南传的《清净道論》则
說:「出入息时,不宜止於五以下,不取至十以上,中间亦不得脱數。因为如止
在五以下,则在迫窄的空间内,未免心生苦恼。」(22)明白的說明了數息,并且
是數至十,於此强调的數息不可少於五,亦不數超过十,中间也不可跳數,如果
數息的方法错了,反会令心生苦恼,不得其利。



从早期汉译的禅经來考察,《坐禅三昧经》說:「若思觉偏多,……一心念數入息、
出息,若长、若短,數一至十;……數一至十,随息入出,念与息俱,止心一处;……
數、随、止、观、转观、清净。」(23)數出入息可对治寻思多者,行者一心念於
數息,乃至随息,进而断诸寻思达止等。一般而言,數息的數目多以「十數为准」。
《大安般守意经》:「莫过十數,莫减十數。报息已尽,未數是为过。息未尽,便
數是为减。失數亦惡,不及亦惡。是为兩惡。」於心散亂之时不得善修止观,故
以數息为方便,故息已尽未數,或息未尽便數都是过惡,數息之數仍以十为标准。
《修行道地经》卷五云:「坐於闲处,居无人之处,秉志不亂,數息而使至十,
从一二。」(24)《达摩多羅禅经》:「先數从一起,如是乃至十,修行顺此數,便
得功德住。」(25)总之,从这些早期汉译的禅经看出,念出入息皆以「一數至十」
为准的數息之法。

源於此,智者大师於《释禅波羅蜜》亦說:「从一至十摄心在數,不令驰散。」
(26)与《六妙法门》:「当數息时,唯知从一至十,令心安定。」(27)於《法界次
第初门》则曰:「摄心在息,从一至十,名之为數。」(28)智者大师亦以「一數
至十」为方法,并於《六妙法门》,对息门作了极完整之发挥,而《摩诃止观》
以數息摄心调心,进而将之发展成观不思议之圆顿法门。笔者从以上念出入息而
演变南、北传共同「數息」方式來看,呈显个人根性虽不一、师承有差别、经验
亦各異,多數皆加入「數息」之法,这乃适应广大根机,实际因应众生心太过於
粗而不适合一开始就修习随息,所以才从數息做起。但其他经論提到數息法的复
杂性、诤议性(29),因非本文所要讨論者,故不說。唯,數息之法原本是用以调
整收摄散亂的心,若數息方式太过烦琐复杂,难免意念妄心又活跃起來,此是简
择时必须考虑的条件。且太多的言语論辩与讨論,无济於实践体验,但且一心恒
持即是。

除數息方式不同外,另就數息所缘亦有所差别,如《清净道論》中引南传《无碍
解道》說:相、入息、出息这三者都不是一心的所缘。(30)什麽才是一心的所缘
呢?後文则以锯树为譬喻,說明要注意锯齿的触,而不是锯齿的來去(出息、入
息)。所以「触」点才是一心的所缘。当触点产生时,就可以直接在触点上感觉
是吸气或是呼气,直接从呼吸的清浊、滑涩、粗细、凉暖、轻重的感觉,而在吸
气或是呼气的过程中,系缘於出入息之「触点」,觉观一心从而知息长、短与息
遍身。



《释禅波羅蜜》三止之系缘止以鼻柱、脐下等五处为系缘修息之入手,一心系念
专注在鼻柱(或言鼻端、隔鼻)等处。制心止引生定力的方便,也是直至体真止
寂灭实相体证之方法,以此三止为天台修息的主要修持法门。《释禅波羅蜜》也
說明了如下的随息法门:「行者既调息绵绵,一心依随於息。息若入时,知从鼻
端入至脐。若出时,知从脐出至鼻。如是一心照息,依随不亂。」(31)行者在第
一特胜中,數息的进出,调整气息绵密後,於第二特胜,应於入息时,知从鼻端
进入肚脐;若是出息时,则知从肚脐呼出到鼻端,如此一心随息观照进出不散。
《坐禅三昧经》:「其息以至鼻,再还至於脐……」(32)此法是随息的法门,与《清
净道論》专注在一个呼吸的「触点」上有所不同。



《观呼吸》中說:「建立『呼吸的正念』并不是专注於空气的本身,而是专注於
空气所撞击的皮肤表面(鼻孔)。」(33)帕奥禅师於《正念之道》一书中也說:「专
注经过同一点上的长息、短息、全息、微息之阶段,并持续专注於同一点上从头
到尾的气息。」(34)由上可知,在南传的禅法中,多在心缘一处於出入息之「触
点」;天台禅法则分别心系缘於鼻柱、脐下之触点而修止之外,也随息而在身中
进出,已经是十六特胜之中的「知息遍身」的法门。二者都源自《阿含经》的出
入息念,具有共同的法源,但歷经不同时空的传递,南传、北传的诠释与开展略
有别異。

第五特胜──「身行息」、「息除身行」、「除诸身行」、……即行者如实了知「身
行轻安的狀态」。

对於十六胜行中有关「身行」(身行息)的内文,源溯自《杂阿含》803 经所云
的「身行」,就经文内容不易确定其义。(35)引《杂阿含》(568 经)云:「云何身
行?云何口行?云何意行?答言:长者!出息入息名为身行。有觉有观名为口
行。想、思名为意行。……出息入息是身法,依於身,属於身,依身转。是故出
息入息名为身行。」(36)如是,所谓出入息即「身行」。与汉传《杂阿含》803 经
配合來看「觉知一切身入息(出息)」,即为觉知出入息的一切过程。《杂阿含》
在此并不明言「遍身入息」。因其学习方式,不外如前讨論的,用心专注於息出
入,念不離呼吸(37),念愈來愈微细,善法就会愈來愈明显。汉传《中阿含》《念
身经》则說到「学一切身息入,学一切身息出」,《中阿含》《念处经》也說:「学
一切身息入,觉一切身息出」,是說明息的遍身出入。

《释禅波羅蜜》则进一步分析此特胜的身心狀况:「除身行者:因觉息遍身,发
得初禅,心眼开明見身三十六物臭秽可惡。尔时即知三十六物由四大有头等六分
一一非身,四大之中各各非身,此即是除欲界身也,除初禅身者。……身除故身
行即灭。復次,未得初禅时,於欲界身中起种种善惡行,今見身不净则不造善惡
诸结业,故名除身行。」(38)又《法界次第初门》亦說:「如明眼人开仓,即自
了了……皆虚假空无人我,既无人我,谁作诸事?谁受禅定?是则颠倒所起身
业,皆悉坏灭,故云除诸身行。」(39)此說明破除身体业行的情况,因察觉气息
遍满全身,发起得到初禅,心眼开启光明,見身体内有三十六物,令人厌惡。应
知三十六物为四大所造,分有六類,都非实有我身。《摩诃止观》說:「一切身行
皆休,终不达诸惡。」(40)这时,能破除欲界的身相,并且因見身体不净非有,
则不再制造善惡的各种烦恼颠倒业行。



《清净道論》则說:「自从以數(出入息)而作意以來,因次第的息灭了粗的出
入息,得以寂止身的不安,而成身心的轻安,如身体跃入空中相似。」(41)此說
明粗息已灭,身心轻安之狀。智者大师於此一狀态则多有所发挥,如《释禅波羅
蜜》、《法界次第初门》、《摩诃止观》中所述的过程是心开自明体内之物,觉悟无
我、无常性,断诸惡行。如是,虽描述侧重不同,然皆同指已达「身心轻安」狀
态。而与《观呼吸》对照,则只单纯的說到:「专注在呼吸之上,结果将使得呼
吸越來越寧静,最後证入禅定。」(42)书中称此狀态为「现法樂住」,也就是从
缘於呼吸作为修行的开始至今,呼吸与心从粗糙狀态到逐渐微细,这种内心寧静
狀态,就是修持「止」禅的结果,整个程序到此,可谓是将「色身安顿好了」。

日期:2008/11/18 09:25Buddha dharma NPO

《观呼吸》十六阶段之研究(二)
「本文荣获九十二学年度第二学期林拱辰居士奖学金

◆ 释觉华
第六特胜──「觉知喜」……見诸法生灭相与无我性,心離贪执
第五特胜已是由第四特胜的「初禅」进入「二禅」的法喜狀态。《杂阿含经》的論
述内容极简略:「如是圣弟子念入(出)息时如入息(出)念学。……如是乃至善
内思惟。若尔时圣弟子喜觉知樂觉知心行觉知。」(43)文义较简略,无法見详细内
涵,而參考《清净道論》则有清楚的說明:「比丘於有喜的二禅入定,在他入定的
刹那,获得的禅喜……。」(44)行者於此从出入息所缘中,入於有喜二禅定,在他
入定的刹那获得禅喜。文中并說此谓「觉知喜」特胜,是从二方面而知喜:一从有
喜的二禅入定为缘,故从所缘而知喜。二从不痴而知喜:即於有喜的二禅入定而後
出定之时,思惟与禅相应的喜「是可灭的」、「是衰坏的」,在他的毗钵舍那(观)
的刹那而通达(喜)的特相,是为从不痴而知喜。文中引《无碍解道》說:
以安息身行出息入息而专心不亂者则念现起,由於念及智而知喜,念虑而知喜,知
者,見者,观察者,心坚决者,以信而信解者,勤精进者,念现起者,心等持者,
以慧了知者,当通达、当遍知、当舍断、当修习、当作证而作证者而知喜,是为知
喜。(45)



也就是当透过身行息之过程後,心因正念於所缘境上而不失,故以此智而能知喜,
并具足了信、进、念、定、慧之五根,而能通达、遍知、舍断、修习乃至作证一切
善法与舍断一切过患。
《观呼吸》则将此经验到喜的过程,分列十六项生起喜的方式(46)、处理喜的方法。
(47)在生起喜的方式中,藉由观呼吸的方法,使心专注一境而不散亂。同时,也同
样的說明此特胜充分发挥信、进、念、定、慧五根、五力的作用,进能引生喜。而
当行者经验到喜时,又会引生某些「法」:如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但很
重要的是:「当心引生法时,将洞見无常、苦、无我,以及感受的生起、显现和消
失。」(48)也就是当行者在这信、进、念、定、慧之五根、五力,以及念、择法、
精进、轻安、定、舍的七觉支,和正見、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
念、正定的八正道当中,所有的善法将被引生,定慧之力将会现起,所有的惡法将
会断除,於是心能够在不被烦恼所动,如入禅定的「止」将现前,进而因止的「正
定」将正确的見到或了知一切现象的真实。以此深見清彻的智光(止力)而能观見
一切诸法的特性,皆是因缘生、因缘灭的无常、苦、无我之性质;一切事物的生起、
变化、消失将清楚的被观見,永无止尽的缘生缘灭,如是的虚幻不实,因而产生厌
離,不再贪执世间的实有性。行者同时向内观知,把心識惯性的认为「有我」、「我
是存在」的見解予以息灭,这个阶段可谓是「观」的现起。也就是在这第五特胜中,
已进入止观合一的狀态,止中有观、观中有止的修习。



再參考智者大师《释禅波羅蜜》所說:「今明受喜者於净禅觉观支中生,以有观行
破析达觉观性空。当知从觉观生喜亦空,即於喜中不着无诸过罪,故說受喜,如羅
汉人不着一切供养故名应供。復次如真实知見得真法喜,故說受喜。」(49)此明已
於出世间的觉禅支、观禅支中,以有为法的观行破解分析,通达觉支与观支本性亦
是空寂,故於中生出的「喜」亦不会执着,故无有过患。能如实的知見,得真正的
法喜,是为受喜。《法界次第初门》:「既常与观慧相应,若证初禅,喜支即能照了,
因是喜生无过,故云受喜。」(50)这正是通过了第四特胜後,观見体内三十六物四
大所造,非实我性故破欲界身,知诸法无我、无常、性空,身心泯然一转,进入观
慧的狀态。《摩诃止观》:「心受喜对喜支,前喜名隐没有垢味,今喜不隐没无垢味。」
(51)即此特胜是针对破除初禅的「喜」禅支,而所谓「隐没」指於定境不明了,「垢
味」则是地地生定爱。(52)也就是,此特胜对定境能了了分明,不生「定爱」。

由上見之此特胜是指二禅境的喜支而言。《清净道論》、《观呼吸》二书指的是透过
「止」而产生五根、七觉支、八正道等种种善法,其中所引生的慧「观」,将彻見
诸法生灭的无常、苦、空、无我性,心能舍離无执,对於「我」的真实感予以破除。
而智者大师之禅籍中,不仅详述此受喜狀态,更以般若性空相结合,所根据的即是
「除诸身行」的条件而开展。在《释禅波羅蜜》、《摩诃止观》中可看出,此特胜是
由通达觉支与观支本性空寂而生之喜,於定境能明了,於觉观之定境上不再生起「定
爱」,故无执取此喜支之过患。在《清净道論》、《观呼吸》中之差别是并不言观見
体内三十六物之相,但同样的性质是在此特胜中,皆見诸法的生灭无常相,而能心
離贪着,是故此特胜可谓「止观如一」之境。



第七特胜──「觉知樂」、「受樂」、……心觉知妙樂,转慧观成「知」
《清净道論》引《无碍解脱道論》說:「樂──即身樂与心樂的二樂。」(53)此中說
此「樂」为三禅之樂,是身心受樂的一种狀态,表「观」的境地。《观呼吸》依《中
部尼柯耶》、《念出入息经》的观呼吸步骤而「经验到喜」,将此当作是一种感受來
经验,列入受蕴的范围裡,并說於此喜、樂特胜都包含在「受蕴」之中,受的生起,
决定於呼气及吸气,因心的专注而变得明显,能生起对诸法实相的慧观,同时也看
到「受」的实相。如說:「把心集中在一点上,以达到专注为目的,并思惟万法的
『自性』,以見到万法的无常、苦、无我,於此当中看到受(喜、樂)的实相,引
生般若智慧。」(54)也就是說因为出入息念「止」的力量,对事物的性质将清楚的
认識,当中所产生喜、樂的「受」变成为一种慧观的对象,使行者更得专注并引生
「知」。



由上得知经由喜、樂之受,转成慧观而引生对诸法观察,知道当下的喜、樂受都是
「无常性」,而不会去误执此喜、樂为真实。智者大师《释禅波羅蜜》有如是相同
的诠释:「受樂者受无樂,知樂性空,於樂中不着。既无樂过罪,上无别证无为之
樂,故說受樂。」(55)文中之意,此之所以名「受樂」乃是能知此樂受的本性空寂,
不生执着之心,既是没有快樂的过失与障碍,所以才真正名之受樂。《法界次第初
门》:「既常与观慧相应,若证初禅,得樂支时,即能觉了。便於樂支,不起見着,
以无所受,而受樂触。」(56)由此更清楚明了此特胜常与「观慧」相应,能觉了诸
法之无常、无我性,不会生起执着之見,故无所受,而名「受樂」特胜。此特胜的
一个重点是在透过受喜、受樂之心对诸法实相的观察,并同时也反观到喜、樂亦是
无常性而不生一念执取之心,才是受喜、樂特胜的真正义涵。



第八特胜──「受诸心行」、「知心行」……寂静禅心的三昧正受
《清净道論》:「心行是受想二蕴。此二法与心連结,为『心行』之语。」(57)此文
直截的說出结論,但过程部分參考《观呼吸》能掌握较清楚分析。所谓「经验心行」
的指导原则,就是当用出入息念的呼吸來训練心时,「想」和「受」就是以「心行」
的姿态呈现,并藉着出入息念,行者可以在身上清晰地经验到「受」和「想」合起
來共同约制「心」,当「想」和「受」越來越平静时,心也就跟着专注而不散亂,
进而圆满成就「念」和「定」。如說:「禅和子在开始的时候,藉由观出入息的『念』
力,『想』和『受』被逐渐安定下來;然後藉着『定力』,『想』和『受』完全平静,
乃至消失;最後藉着『慧』力,『想』和『受』制约心的力量就被消解了。因为在
这个阶段中,禅和子一直都在发展『观』,見到越來越平静的『受』是无常、苦、
无我时,便分别舍弃常、樂、我的『想』,当想也被平静下來时,『智』和『心行』
的平静伴随而生。」(58)其实,从上文便知,经由出入息念的修行过程,就是在藉
由「念」的训練控制「想」、「受」,进而观見「受」也是无常、无我性,而放弃「想」,在受想心行的完全静止後,便是进入「心一境性」的「定」境了。所以,才於此特胜中名为「知心行」、「受诸心行」等名相。



此在回到《杂阿含经》简要的說明,便可清楚了知其义涵:「觉知身行:觉知心行
息入息,於觉知心行息入息善学。觉知心行息出息,於觉知心行息出息善学。」(59)
意即经由清楚掌握「息出息入」而能觉知心行。而这「觉知心行」的内容是什麽?
若配合《清净道論》与《观呼吸》二书之解释,是指相续不断的觉知「息出息入」,
达到「受」「想」心行的止息,而转为四禅狀态下的「定」心行,也就是「不苦不
樂、舍、念、一心」等四支。



智者大师对「受诸心行」重点诠释则重在通过对心行的制约後,获得「正受」情况。
《释禅波羅蜜次第法门》:「心行有二种:一者动行,二者不动行。……不动行者,
觉等四支是动行,後一心支是不动行,亦名诸心行者,即是一心不动之行。今明受
诸心行者,知此一心虚诳不实,一心非心。即不取着,既无过罪,即是三昧正受,
故說受诸心行。」(60)此文之意在說明五禅支中的觉支、观支、喜支、樂支是动的
心行,之後的「一心支」才是不动的心行,也称为能了知各种心行,却是一心不动
的情况。因为能了知上述各种「动行」的心行都是虚诳不实际的存在,故无贪取执
着的过失,安住於「不动行」之中。此一特胜即是就四禅而言,因此說是感受各种
「心的业行」之特胜。又於《法界次第初门》:「常与观慧相扶……不起颠倒,於一
心中,获得正受,故云受诸心行。」(61)於一心中常与观慧相应,不起颠倒之心,
获得正受是也。《摩诃止观》:「受诸心行,是一心支。知众心是一心。不同根本,
计实一心也。」(62)此仍是在說明达一心之境,但此并非一般人的计实有的一心,
而是四禅中的一心。



总观此特胜,意指透过出入息念的训練,让「受」、「想」心行完全静止後,进入「心
一境性」的「定」境,达到「心一境性」的一心支,南传佛教较偏重說明於出入息
念的训練过程中,让原本我们总是被「想」、「受」心行控制的「心」,反过來,以
观出入息念为方法,约制了「想」与「受」的活动,同时约制了「心」。因为如果
「受」没有「想」,或与「想」无关,也就是「受」不产生「想」,则不会影响到心。
只有「想」与「受」相应时,才会变成「心」的条件,成为「心行」的方式。所以,
此处「受诸心行」应指透过出入息念的训練,先能知想念的散亂,随後逐渐以出入
息念令「想念」平息,更进一步透析「想念」的性质││无常性,而生起观慧之智。
再把此「想」与「受」当成禅观的对象,知其无常、苦、无我性。而达到「心的平
静」与「智」的生起,再反照此一念「心」亦是无常、无我性,当下舍離心的执着。
智者大师《法界次第初门》,重在经过出入息念之训練後,达到「一心」禅支之境,
当中也强调与「观慧相扶」而实际体验一心并非一般人的计实有的一心。南传禅法
同样强调四禅的「心一境性」,只不过较多叙述其过程,而智者大师则重在論述获
得正受後的「一心」。在经过此番对照下,对「受诸心行」的特胜就显得清楚多了。



第九特胜──「觉知心悦」、「心作喜」、「令心喜」……对二禅偏胜於「喜」的超越
《清净道論》:「即令心悦、喜悦、欢笑……此中以兩方面生喜悦:一定,二观。如
何以『定』生喜悦?比丘於有喜的二禅入定,当他入定刹那,由於与禅相应的喜而
喜悦其心。如何以『观』而生喜悦?比丘既於有喜的二禅入定而出定之後,思惟即
与禅相应的喜是可灭的,是衰坏的,当他这样观的刹那,便以与禅相应的喜为所缘
而喜悦其心。」(63)整段引文的意思說明,能引生心的喜悦有二种方法:「定」和「观」,於前「心受喜」、「心受樂」的特胜中讨論过,喜、樂的禅支都來自心的专注,这是第一个层次的喜,也就是二禅中的喜。进一步行者从喜的二禅禅定中出後,思惟观
此与禅相应的喜是无常、坏灭性时,就产生更高层次与「法」、与「慧」相应的喜,
这就是由慧观而对於二禅中的喜的观照与超越。换言之,「喜」的二种层次:一者
來自心的「定」,二者來自因「定」而生起的「观慧」,故說「以观而生喜悦」。
《观呼吸》也說:「心的喜悦与「观」有关……是对於一切缘生法的觉受……当禅
和子把『喜』也像其他觉受一样,观成无常、苦、无我时,就会产生另一种高层次、
与法有关、由慧所生的喜。」(64)这种喜悦纯粹是建立在「法」的层次上。与《清
净道論》說的一样是对於「喜」本身的觉受,清清楚楚的知道喜悦的生起与坏灭而
不执着,因此产生更高的喜悦。



再对照《释禅波羅蜜次第法门》:「心作喜者,此对二禅内净喜。所以者何?二禅喜
从内净发,以无智慧照了多受也。今观此喜,即知虚诳不生受着。如真实知生法喜
亦名喜觉分。既从正观心生真法喜,故名心作喜。」(65)这是针对二禅内净喜支而
說,因二禅从内心清净生喜心,但无智慧观照,所以多有觉受。今进而观照这项喜
支是虚诳不实,故不会生起贪执感受。所以这是由真实智慧所生起的法喜,因此称
为「心作喜」,是对二禅偏胜於「喜」的超越,「智慧照了」,「如真实知生法喜」。
又《法界次第初门》强调:「心作喜,離初禅入二禅时,常自照了,因是若发二禅
内净喜,则真喜从观慧而生。」(66)由「观慧」而发「真喜」,此真喜是由慧观对二
禅净喜支(「二禅内净喜」)加以超越。这般說法又与《清净道論》「思惟即与禅相
应的喜是可灭的,是衰坏的,当他这样观的刹那,便以与禅相应的喜为所缘而喜悦
其心」之意旨不谋而合。

然而对於第九特胜「心作喜」,也有另外的解释,《释禅波羅蜜次第法门》引某师之
見解:「心作喜者,既止心一境未有慧解,必为沈心所覆没。以喜举之令不沈没,
故名作喜。」(67)此指於前「受诸心行」达心一境性之「一心支」时,未产生慧解,
心必落入沈心所。今以举喜为方法,不令心沈没,故名心作喜,此亦有别於心受喜。
但如何「举喜」,此处并未明示,且智者大师亦說:「彼师自云依经明十六特胜,今
既未見经文,但述而不作,亦未敢治定。」(68)在此唯作參考之用。



第十特胜──「令心等持」、「心作摄」……「止」、「观」等持
《清净道論》:「令心等持。坽以初禅等令心等持等置於所缘之中;夌或者既於彼等
诸禅入定而出定之後,他观与禅相应的心是可灭、可衰坏的,当他在观的刹那,由
於通达(无常等)相,生起了刹那的心一境性,由於生起了这样的刹那心一境性,
亦令其心等持置於所缘之中。(如是等持者)故說:『为学令心等持,我将出息入息。』」

(69)行者於此阶段,必须於诸禅出定之後,一一观其与每一禅相应的心都是无常、
坏灭性时,也因此心的专注而生起刹那的「心一境性」,也就「止」、「观」等持於
所缘境之中。换言之,「观」的动作当下就包含「止」、「止」中有「观」,所以,就
《清净道論》而言,此特胜指的就是「止」与「观」等量、等比例的结合一起,无
有偏倚,故言「令心等持」。

《观呼吸》更详细的說:「在此阶段的训練,是从定和慧兩个角度來观照各阶段的
定,最後可以让自己随意地以每一种方式,熟練地定心。」(70)我们从前面阶段可
以得知,虽每个阶段都是处理主题(呼吸),但观的方法却不同。而这个阶段要再
回到第一阶段起修的重点训練,是在「观察不同阶段心定的狀态」,并能知定在那
一个阶段,就以那一种方式,逐渐与「慧」相结合。如此來认識各种程度的定,如
是达到「等持」之心。

《清净道論》与《释禅波羅蜜次第法门》中,「心作摄」之意略有不同。《释禅波羅
蜜次第法门》說:「十,心作摄者,此对二禅一心支。何以故?为二禅喜动经摄故,
說心作摄。今明摄者,正以破前伪喜生喜觉喜。此喜虽正而不无涌动之过,即应返
观喜性。既知空寂,毕竟定心不亂,不随喜动,故云作摄。」(71)文中「摄」的意
义,是破除前述「作喜」特胜的虚伪喜樂、生起的喜和觉喜。因为前面「作喜」的
特胜中,不是没有涌动的过失。所以,此时就应返观喜的本性,知道是空寂,而定
心等持不亂,因此称为作意摄持。又《法界次第初门》說:「既因观慧,得二禅一
心支。即照了一心,因是倒想不起,故云心作摄也。」(72)此则因观慧之故,得二
禅一心支之境,而虽生起喜,但是颠倒之想不生,而是「心作摄」安住於慧观之「一
心」。

於此特胜中,《清净道論》主要是以「慧」配合「定」的力量发挥功能,并藉此慧
观的念力來观心,彻底通达各不同层次的心,不仅思惟其心是无常、苦、无我之坏
灭性,更实际以「定慧力」去体验到无常性,能真正舍離执着。然在智者大师的禅
籍中,对「心作摄」的解释,则认为因前一特胜之心作喜中,虽亦出自慧观之正念
生喜,然仍会落入喜心涌动的过失,所以此「心作摄」之意在收摄前之喜心涌动,
慧观空寂的道理,而安住於一心之中。南传与北传於此特胜,从外在的理解上略有
差異,从内在意涵上则可找出其共通性质。虽然《释禅波羅蜜》未明言「定慧等持」,
而是以「作意摄持」为方法,但能如实作到所說的「返观喜的本性,知空寂毕竟定
心不亂,不随喜动」、「倒想不起」其实也就是《清净道論》所說:「慧观到与禅相
应的心都是无常、坏灭性时,因心的专注而生起刹那的「心一境性」之「等持」意。
换言之,虽《清净道論》未明說以此「心」作摄,但言「心一境性」,二者均达到
知其空寂可坏性的体证,唯在論述的侧重面向有所不同,然并无思想上的矛盾。因
为彼此都是建立在「观慧」上的等持定慧力而說的。

第十一特胜──「觉知心解脱」、「令心解脱」……《清净道論》与《释禅波羅密》
各有不同之說
《清净道論》:「1.以初禅令心解脱於五盖,以二禅令心解脱於寻伺,以三禅令心解
脱於喜,以四禅令心解脱於苦、樂。2.比丘於彼等诸禅入定而出定之後,思惟与禅
相应的心是可灭、可衰坏,当他观的刹那,以无常观令心解脱於常想,以苦观令心
解脱於樂想,以无我观令心解脱於我想,以厌離观令心解脱於喜爱,以離欲令心解
脱於欲,以灭观令心解脱於集,以舍遣观令心解脱於执持,出息与入息。」此处所
說的「解脱」即是初禅至四禅定,各有不同解脱的功能,分别解脱五盖、寻伺、喜
心、苦与樂;另一方面从出定後思惟与禅相应的部分,分别解脱常、樂、我、喜爱、
欲、集、执持等各种束缚,以获得正念,此中含有让心完全从障碍解脱出來的意思。
从初禅「止」的力量清除「五盖」,再往上提昇,藉二禅的力量清除「寻」(觉)、「伺」(觉),再续而提昇为三禅之力清除「喜」,最後又藉四禅之力清除「苦」、「樂」,这是第一层次的令心解脱。第二层次则是让心从所攀缘的对象中解脱出來,也就是让心在「观」的层次上解脱出來,这是藉着智慧的力量,从邪見之常、樂、我、喜
爱、欲、集、执持等各种微细的烦恼中解脱出來。

《观呼吸》於此更說明:「『把心解脱』阶段,至少有让心完全从障碍中解脱出來的
意思,不只是像前面阶段把障碍压制一部分而已。」(73)强调行者在此阶段中应回
到每一个阶段去修观,看出各种障碍在每个阶段中是如何被压制?如何被清除?同
时也对於仍然存在的障碍或只是被压制的障碍加以清除。

《释禅波羅蜜次第法门》:「十一,心住解脱者,此对破三禅樂,所以者何?三禅有
遍身之樂,凡夫得之多生染爱,为之所缚不得解脱。今言,解脱者以观慧破析证遍
身樂时,即知此樂从因缘生,空无自性,虚诳不实。观樂不着,心得自在,故名心
作解脱。」(74)智者大师对心作解脱的說法,是针对破除三禅的樂支所說。因三禅
有遍身的快樂,凡夫得到它,多会对快樂的感受生起染执系缚,无法解脱。所以在
此特胜中的「解脱」,正是指以智慧观照、破解分析,此所证的遍身樂,也是从因
缘和合而生,空无自性,虚妄不实。如是观樂不执,心得自在,是为心作解脱之意。
《法界次第初门》所强调的:「心作解脱,修特胜者,離二禅入三禅,常有观照,
是故若发三禅,即能照了。虽得妙樂,心不耽着,无累自在。」(75)仍是因起於「观
慧」,故能離三禅境之妙樂耽着,得自在无碍之意。

《清净道論》对此特胜之說明,则显得较有次第与清楚。《释禅波羅蜜》、《法界次
第初门》则重在以观慧破除对三禅的遍身之樂。南、北传相较之下,於此处有明显
差别:南传强调四种禅定身对四种狀态的对治解脱,虽智者大师所谓的破三禅遍身
之樂,亦包含其中,然此破三禅之樂都是以观慧为方法,唯所诠释的广度完全不同,
一者只限定於三禅,一者则广分别从「止」与「观」兩个层次來說明四种禅定(止)
的解脱对象,以及观慧(观)解脱心所执着攀缘的错误知見为对象。

进阶搜寻

发表Blog文章

回利美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