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三十七颂 分类:大師有約


《佛子行三十七颂》 02/22

教授: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邬金钦列多杰
时间:2007年2月22~24日
地点:印度 帝洛普安尼寺
翻译:堪布丹杰

02/22

今天,首先我要向此寺的尼众们与来自各方的所有法友们,致上问候之意。从今天起三天的时间里,我将以自己浅略的理解给各位解说《佛子行三十七颂》。

这一部《佛子行三十七颂》,属於噶当派的修心教法的支分;因此,藏地所有教派的众多大师们,针对此文,作了很多闻、思、修与讲说、辩论和着作。

今天在讲解正文之前,我想先作一个概说或开场白。

这次《佛子行三十七颂》的课本,是由韩国团体所提供的,同样还有由 Zabsang Shedrub 提供的小册子。你们应该已经拿到了

我听说此颂文在中文里,有四种翻译本,因此,各位可能会听到口译者的译文与各位手中拿到的在文意上有些出入。但是,相信翻译者应该会为各位选择较好的译文。

世界上三千多年以来,出现许多宗教派系,佛教属於其中之一。各个宗教当中,可分为有理论基础的和没有深奥理论基础的,例如有些宗教对於一般太阳、月亮或物质界的东西,认为是皈依处而信仰。

佛教属於有理论,并透过理智作观察与分析的一类,是有深厚理论的宗派;但是其中分为透过因明逻辑分析为主的,与以信心为主而引经据典的二类。

佛教本身分为四个宗派,由浅入深,去理解佛法不仅是引经据典相信而已,更需要运用深刻的逻辑分析。愈深的佛理,此逻辑的论述愈重要,同时对於事物的阐述,也更为精妙。

例如《佛子行三十七颂》,属大乘中观法,从宗派来说是属於大乘的法教。因此修持此法,要以大智慧来修。总之,需要具备善能分别诸法相的智慧,以此智慧为导引而带领布施、持戒、安忍、精进、禅定、般若等六度的修持。

《佛子行三十七颂》的要意精髓,即是佛陀的教言、与注解其教言的印度与各地佛教贤哲们的心意。佛陀亲口所说的教言,一般说三藏与四部续典等。过去在藏地,虽然很早就将大部分佛经译成了藏文,但因佛陀的教言数量之多、内容之广,至今仍有许多还未翻译。佛陀的追随者、智者们的教言即论典,我们也仅能略知其一二而已。从语文上来说,这些经论以梵文、巴利文为主,之後才翻译成为中文与藏文等。

佛陀的教言分为三乘法:即大乘、金刚乘与南传等。在印度曾经有过大乘是否为佛说的争论,但透过大乘追随者们详实的理论分析与经典依据,证明了大乘是佛说。同样对於金刚乘,佛教史上也发生过相同的争论。至今,仍有许多佛教徒对於金刚乘不是很认识。会有如此情况发生,也并非无因或随意的推断。

因为所谓秘密金刚乘,意即对非法器之人秘而不宣,故运用很多不相同的文字与内含、和象徵性的、难以理解的言词。因此,本来就不是三乘的每一个佛教徒所能理解。而事实上,佛陀的教言,是针对不同乘法的众生而开演的。因此,有人可能对某一乘法无法理解,这并不是什麽大问题。总的来说,我认为重点在於:我们应该多去思维与认识佛教的密乘法门。

例如圣境印度的佛教着名学府,那烂陀大学与比玛拉西拉大学的众多贤哲与成就者们,撰写了很多有关密乘的法门、典籍与口诀等。例如龙树菩萨,曾撰写很多和密集金刚相关的典籍。有很多以龙树为名而撰写出的密乘典籍,虽然不一定所有署名龙树的都是指龙树菩萨。龙树的弟子圣天菩萨,与其教法的持有者月称论师等,也撰写过多部密乘法门。而在比玛拉西拉学府当中,着名的尊圣那洛巴与六贤者们,也撰写过多部和密乘相关深广的典籍与口诀。因此,以上诸多教界无诤的贤哲大师们,都一致认同密乘,而且撰写与弘扬相关的典籍和口诀,这是值得我们去思维与研究的事。

总的来说,佛教不仅是信仰,更是需要以理智或智慧为导引的法教。因此,我们应该多听闻与思维佛陀的法教,善加观察、消除疑惑而开发智慧。首先要听闻佛法,了解法义;之後得好好思维,加以确定;确定的信心具备之後,开始修持使成习惯。不仅只是求知识上的了解,而是要能体会个中要义。

例如对於菩提心的修持,不仅是透过听闻与思维的理解而已,而是自心要和菩提心的自性完全自然的调合为一,和慈悲心完全的吻合。除此之外,则只是知识上的理解而已。口说:「这是菩提心,这是慈悲心」等,那是不够的。

若是能够学习一部听闻与思维後能对整体佛教有所了解的经典,对我们将有很大的帮助,这是很清楚的。为什麽这麽说呢?阿底峡尊者曾说过:「生命短暂而要学习的典籍无量。」因此,我们没有时间去一一阅读佛教中的所有典籍,再者我们能活多久也是个疑问。因此,若有一部经,能像太阳光明普照一般,使我们「一解百解」,一部经,能将所有疑惑之结解开;若能针对这样一部经作闻思的话,对我们的利益会大。因此,佛子行三十七颂当中,包含了一切深奥与广大的要意,是一部学习後能够让我们了解整体佛教的经典。

在还未讲说正文之前,首先我想应该对於作者,佛子无着贤大师的生平传记作一个略说。若对作者有个认识,我们就不会觉得这是一部从天而降的经典,而知道是由一位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有苦乐体验的人所写的。如此我们的感受会更深,在生活中也更容易去实行。

佛子无着贤大师於1295年出生在後藏的萨迦地区。父亲名为昆秋巴,母亲名为崩准,无着贤大师小时候名为昆秋桑波(宝贤)。

这和昨天谈到的帝洛巴大师的传记不同,我们只知道曾经有过这麽一位帝洛巴大师,但并不清楚大师的出生的日期,只记载为地鼠年。

我们都知道,很多圣者是从挫折中历练而成的,无着贤大师即是如此。三岁那年他的母亲过世,而照顾他的祖母也在同一年过世。十岁到十四岁期间,由舅舅或叔叔教导,并给予日後出家生活的照顾。十四岁时在戒师前出家。二十九岁时,在颇东的耶寺得授比丘戒。之後跟随萨迦派的智者学习中观与唯识的菩提心戒,及很多共与不共乘法的灌顶、口传、口诀与教授。尤其广博学习了大圆满的教法,并在藏地亲近多位无分别教派的大师学习与实修。

十五岁时。他得到无着的称号。耶寺院中有一个辩经院,当时大师正在学习《大乘阿毗达摩集论》,有一天他前往辩经时,一位名为日幢的智者,正在针对阿毗达磨进行辩论,日幢提问道:「论中提及的「无烦恼的痛苦」,烦恼与痛苦两者是相关联的,有痛苦就有烦恼,为什麽论中提到有无烦恼的痛苦?」辩经院中无人能够回答,只有大师正确回答,因此得到了无着的名号。

他的回答是什麽呢?无着贤说:「声闻、缘觉、阿罗汉等虽然没有烦恼,但未断尽,仍受业力的牵引,故有痛苦,因此佛陀知开示说有无烦恼的痛苦。」在场的格西、贤哲们听完後,非常的赞叹,说是无着大师(印度的智者)亲自来了。因而大师得到无着的称号。

无着贤大师修持自他交换法门,三十岁时,耶寺院附近有一个乞丐,身上长满了虱子。为了帮助这个乞丐,大师将自己的食物偷偷的在晚上带给他,偷偷给是因为怕寺院知道他得了虱病而将他赶走。一天晚上送食物时,乞丐不见了,大师四处寻找,发现乞丐躲在附近的一个角落。大师问道:「为什麽你要躲在角落里呢?」乞丐回答:「因为每一个经过看到我的人,都感到反感想吐,觉得我很脏,因此把我赶到一边。」大师听完後生起极大的悲悯心,当晚将乞丐带回他的房间,给他各种好的食物,并给他一件新的羊皮袍。而乞丐那件长满虱子的旧皮袍,如果丢弃,虱子都会死亡,因此为了保护虱子,大师将皮袍穿在自己的身上。

由於穿着乞丐的旧皮袍,大师生了病而无法教学。弟子与法友们前来关心,得知大师得病的源由後,却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说:一个行者不需要这样折磨自己,享用一些福气与资具还是可以的。有的说:这样的悲心是不正确的,只是无意义的布施自己的身体。有的说:为了我们弟子们,别这样糟蹋自己的身体,请将虱子丢掉吧。大师最後回答说:「过去,我虚度了多次得人身的机会;如今,能为利益他人而布施自己的身体,就算舍命也值得,我是不会将虱子丢掉的。」

大师一直照顾着虱子十七天之後,虱子自然的死了,可能是吃的太饱撑死了,但无论如何,虱子都消失了。大师为牠们回向超渡,并将虱子的尸体制作成擦擦,就像对人一般的对待这些虱子。这是大师修持自他交换的一个例子。

另外还有将恶缘转为道用的故事。有一次大师生了病,大弟子询问上师得了什麽病?大师回答:「这是仙人、圣者、特殊的一个病。」弟子又问有什麽方法可以治疗?大师回答:「只有向三宝发愿祈请:若生病能利益众生,请加持我生病;若死亡能利益众生,请加持我死亡;若健康能利益众生,请加持我健康。除此专一祈请、将恶缘转为道用外,不需作任何其他的治疗。」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大师他在佛子行颂文中提到的转恶缘为道用的修持,不只是文字而已,那是大师身体力行的真实行谊。

由於时间不够,只能简略的讲解大师的传记,因此接下来直接谈圆寂了。没有太久之後,大师生病,示现圆寂的徵兆。弟子询问上师会投生到什麽净土?大师开示:「过去也有噶当派的大师发愿投生地狱。因此若是能够利益他人,投生地狱我也高兴。若是不能利益他人,我也不想投生到净土。无论如何,我虽然没有自主的能力,但我发愿投生到一个能够利益他人生命的地方。」

1369年大师圆寂,享年七十五岁。

大师的弟子,邦译师曾说过:「若是某人想要达到像我一样的证悟程度,他需要花几生的时间积聚福德。但若是想要达到我的上师、无着贤大师的证悟程度的话,则必需要以累生累劫的时间积聚广大福德。」意思是,以我们浅薄的程度乍听大师的传记时,会觉得无法理解这话的含意。就大师本人来说,那是他真诚无伪、完全舍弃自己三门一切、为了一切尊贵众生喜乐而展现出的殊胜行谊,因此是需要多劫积聚广大福德才可能的。

所谓多生多世,可能指一生又一生的生命更替;但多生多世,也可能就在每分每秒当中。因此,总的来说,若是娴熟了法要的精髓,一秒中也能积聚多劫的福德。

如同过去祖师大德的祈愿,我今天也祝福各位:「具足圆满福德与悲智功德,以此为凭藉,未来能够如愿利益无量众生!」

(第一天上午课程结束)

今天早上,简略的介绍了作者无着贤大师的历史。接下来在进入正文的讲说与听闻前,也就是在学习任何法教的开始,最重要是具备正确的动机与行为。

 

这一部经典是在什麽因缘下写成的呢?据说当年无着贤大师在讲修佛典和口诀时,曾面临到生活上的困乏。当时,他对亲近的弟子们,讲授了这部佛子行,据说在教授之後,生活也得到了改善。

 

这是一部言简意赅,提纲挈领,易於行持的典籍。其内容与佛经、续典和具德的论典有直接关联,因此据实可靠。同时经文阐述的多个学处,个个都非常重要,能使行者的修持提昇进步。总之,由於此论内容深奥、广博,将能裨益行者快速达至成果。因此一直以来,无数祖师大德们学习与实修此颂文,并且给予广泛的教学。

 

此论分为初善之前言,中善之正文与後善之结语。讲说时也依此顺序而讲解。前言分为题意、礼供与着作立誓三个部分。

 

【题意】

 

佛子行三十七颂意为将初学菩萨需要次第修学的菩萨乘法和学处,总结於三十七个偈颂而阐述。

 

本论共有四十三个偈颂,那麽三十七个偈颂是哪几个呢?首先「虽见诸法无来去」与「圆满觉佛利乐源」两偈分别是前言中的礼供与着作立誓;後文的四偈:「依据经续诸论典」、「吾慧浅薄少慧故」、「然诸深广佛子行」、「吾以此善愿众生」属於结语,以上都不属於正文,因此题意三十七颂是指正文当中的三十七个主颂。

 

【礼供】

 

南无洛给秀惹亚

 

这是向自己(作者自己)的本尊顶礼。南无是顶礼,洛给是世间,秀惹亚是自在之意。意思是顶礼世间自在(观音菩萨)。

 

虽见诸法无来去,唯一勤行利众生,胜上师及观自在,恒以三门恭敬礼。

 

这是直接与正文内容有关连的礼供文。此偈明示出方便与智慧两方面。

 

有关甚深空性、无我方面的义理,在中观典籍当中,有着引经为证、以理为凭的阐述。由於空性智慧的深奥与重要性,单在中观应成派中的一位论师,就有不同的注解和看法。

 

虽然各自看法不同,究竟来说,中观应成派共同必须承认的见解是什麽呢?即是空性与缘起的双运,即空性不妨碍缘起的展现,缘起亦不妨碍空性的本质。

 

因此,「虽见诸法无来去」这一句主要的意思是:对於一切轮涅、有漏无漏万法的来

去等八边或有无等四边的戏论观察,尽皆息灭。

 

所谓无戏论,是指万法在名称上无有来、去等戏论,还是万法实质上就没有。这一点我们应该思考。如果认为万法於名称或於仅是存在上为空,这在缘起的理论或在凡夫的认知上将无法成立。因此,若是遮止了存在,这也不适宜。另外,认为万法有另外一个实有而为空,如此也有很多不同说法。总之,如此名言细微的论述,很难以我们凡夫粗略的心识作判断。

 

见解的形成(寻找真理),可透过正面成立与反面遮止两种方式。此句「虽见诸法无来去」,即是反面遮止的方式,这也是大部分经典所采用的方式。而在口诀、实修的典籍当中,采用直接赤裸裸地揭示事物本身定义而将心安住於其上,这是正面成立的方式。在此我们要有一个认识:初学者应该先从反面遮止的方式入手,如此利多弊少。

 

我们不仅是在内心上去观察外境事物的有无,而且更应该专注於事物本身去观察,例如柱子、瓶子等。例如佛法阐述的微尘观念,现代科学家们并非从内心景象的角度去研究,而是直接去观察事物本身,因而得到很多成果,这些成果有时会更使人信服。为什麽呢?因为透过观察而发现的事物本身的相貌,有时比心中的臆测妄想更清晰。反之,倘若我们不观察外在事物的真实意义,只是在内心思维判断,这时除非有上师深奥口诀的指引,要不然,到底得到的是真实的见解,还是一个符合自心妄想的答案,就不一定了。

 

有的人在寻找真理时,会不停地找寻直到找到一个容易理解与阐述的答案为止,并认为找到了一个最究竟的真理。事实上,这可能只是找到了一个符合自己分别妄想的答案而已,并不是出世间真实的见解。就像我平时常说的例子:一个喜欢黄金的人到了市集中,就会想尽办法去购买黄金,一个不喜欢黄金却喜欢花的人,他看都不会看黄金一眼,直接就会走到花市买花。平时,我们都是如此被自己的妄念牵引而无法超脱。

 

同时,这个例子也揭示出问题的症结在於我们强烈的执着,一种认为唯我独尊的「我」与「我的」的执着。因此,虽然自己并没有刻意认为我或我的真实存在,但自然而然地就会执我为实。由於无始以来「执实」的习气,导致符合我与我的的一切就是好的,反之就是不好的。

 

因此,我们主要要遮止、中断的是什麽呢?即是於内心以为真实坚固的「我」与「我的」的执着。

 

反面遮止的方式,即是不断地思维事物的真实性,思维事物为有或无?透过反覆地自问自答,我执的习气会愈趋减弱,执着的幻象也将愈趋消散,最後会发现并没有一个独立自主的实我存在;此时,事物的真实面貌即能显现,我们不再落入任何一边,自心将认持於自然之道。此时,给予出世间见解的指引(上师口诀)才会有用,因为自然的心或称为与真理相近的心,和出世间见解(究竟真理)是相符合的。如同母子相会,自心与见解(真理)合成一气时,自心的感受将全然融於空性之中。

 

到了下午,大家好像都昏昏的,我自己也是。所以我在这儿讲个故事。之前谈到我执,平时我们会生气,也是这个我执在作祟。让我或我的难堪了,马上就会生气;让我与我的舒服了,就会高兴。最主要的问题就在我执,或可称为实执(执着一切为实有)、无明等。

 

为什麽会有我执呢?如果说无始以前就有了,我们是无法知晓的。稍微能知道的可能是今生发生的事情,但很大一部份也忘了。尤其可能痛苦的部分都忘了。例如我小时候的很多事,我都记不起来了,能记得的大部分是好的、快乐的事情,痛苦的都忘了。因此,我想以自身为例来说明我执是如何形成的。

 

可能有的故事是我自己编的也说不定,(众笑)因为记不起来只好编罗!(众笑)

我认为,我执的强弱跟从小的教育和父母的养育方式息息相关。在我大概四、五岁的记忆中,父母亲心中就盼着我长大而给予尽力的呵护,其他并不会想太多。换个角度来说,可能也给予了孩子傲慢的机会。只要一不如意就哭,父母亲马上要想办法安慰,为了让孩子高兴,给予各种他喜欢的东西,除此之外,并没有给予任何开导与解释。事实上,给予孩子关爱呵护是应该的,但我们却忽略了教导。

 

从孩子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呵护会让他觉得自己像个小皇帝,可以随心所欲。本来没有的傲慢也慢慢滋生了。如果父母给予孩子玩具与呵护的同时给予一些开导与解说的话,可能有些帮助。

 

我小时候我住在牧区,秋天到了,牧民都会宰杀牲畜。每次到了那个时候,看到恐怖的景象,我都会闷闷不乐,倒不是生起了什麽真实的慈悲心,只是因为一种恐惧与不忍,我会很不开心。也没什麽办法,只能躲在角落哭泣。看到那些动物不断挣扎,尤其我们牧区宰杀时不是用刀砍,而是绑住嘴鼻让动物闷死,我真的很想跑过去把绳子解开,但我当时个儿小,又害怕被踩死。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动物被杀,却帮不上任何忙。

 

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时,我记得大人们对我说:「如果不杀的话,我们就没有食物。」这个解释让我突然体会到生命的无自主性,从现在对佛法的了解来说,即是因果业力的事实。本来我已经很难过了,一听到这个解释,让我哭的更伤心了。就像这样一段经历,我在那麽难过大哭的当下,由於大人们的解释而让我的体会与感受更加深了,心性也得以成长。因此一直到现在,我都忘不了那段经历。

 

因此我认为,父母在给予孩子照顾与关爱的同时,也要给予适当地的解释,让孩子知道为什麽这样做的原因。在我的成长经验里,这对我有莫大的帮助,相信对各位也应该有所助益。

 

另外,从修学佛法的角度来说,我们一直致力於断除我执,但是身为佛教徒的父母,却从小给予孩子我执的教育,这是不对的。因此,举个不太好的例子,就好像给予孩子鱼吃,还不如教孩子钓鱼的方法,这会带给孩子更深远的利益。身为一个修行者,不仅要以身作则,也要开导带领周围的人。

 

以上是附带提到的一些想法。接下来讲回到空性。所谓空性并不是什麽都没有。如果认为空性是什麽都没有了,即是违背因果的道理,那会很可怕的。

 

我记得自己八九岁时,有一天读经课,老师坐在我旁边。当时我还没学到慈悲或空性的深奥佛典,因此我并不是在思维空性,只是刚好经典谈到死亡的终结,这让我思维不已。首先我从人类的死亡想起,一切都终结,世界也没了,之後天界也没了,一直想下去,没过多久,我突然发觉什麽都没了,连眼前看到的一切都变得模糊。当时我非常恐惧,全身冒汗,坐立不安,只好跟老师报告说想休息一下,老师板着脸也答应了。我赶紧站起身走到外面的阳台透透气,吹吹风,这才让我安静下来。如果当时没有走出去,我可能会疯掉的。

 

我曾经跟一些老师、格西讲到这段经历,虽然他们认为这是接近空性一次很好的体验。但无论如何,我觉得很可怕。因此,如果认为空性是什麽都没有,这是会让人害怕的。平时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就已经很痛苦了,如果说一切万物都消失没有了,那将会导致无比的恐惧与痛苦。

 

因此,对於空性的空要有正确的理解,同样,对於万显(万法)的显也要有正确的认识,随随便便妄下论断是不行的。因此,回到偈文来说,凡夫所无法理解的「虽见诸法无来去(空性),唯一勤行利众生(显现)」的显空不二义理,只有「胜上师及观自在」无二的圣者能够了知。圣者具有最胜的智慧与悲心,因此我们应该「恒以三门恭敬礼。」


由於时间关系,今天就讲到这里。中文的佛子行有唱颂的调子,但藏文没有,因此我上课前作了一个曲调。之前在房间练习的还不错,但来到这儿後,可能是在座有一些好嗓门儿的人吧!让我不敢唱了,连怎麽开始都忘了(众笑)。我们改成明天再唱。很有可能我们用唱的比我用说的更有加持呢!(众笑)(第一天下午课程结束)

大寶法王噶瑪巴官方網站

进阶搜寻

发表Blog文章

回利美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