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诵诸法暨衍生问题改善之概说 分类:讀書會
念诵诸法暨衍生问题改善之概说 圆光 

我佛慈悲,诸佛菩萨各发行愿,化现於八万四千法门中,随顺众生,应缘度化,饶益诸有情众生。
佛谚云:佛法不离世间法。虽然吾等应依「了义法」,而不依「不了义法」,但有些隐覆实义之『权便、权巧』之法而予众生诸多方便,虽非究竟解脱之「出世间法」,然在日常生活中却常为运用,使身、心、灵之羁滞、牵系得以舒解、改善,甚或解除困缚、消弭郁结,能获目前之健康、愉快、美好。故有:佛法不离「世间法」之云。藉由权便诸法导引,渐次优入解脱之门。
吾人每於学习中从事工作,复於工作中常学习,彼此「教学相长」,自学习中获悉工作方法,从工作磨练中得到经验,而於经验中记取教训,不断改善工作要点,乃至精益求精,深解方法要领,借力使力,能四两 破千斤,使更臻完美,终获圆满成就。
各种语、文皆有文法,论述写作之章法结撰多以「启、承、转、合」之结构布局,佛学、佛法亦复如是。不论佛说经典或教界各种律、论等三藏十二部经诸学及显、密、禅之各门佛法等亦然。若能符合其应具逻辑要件,依法如仪,皆有其共振共鸣效应。
故说,信仰要建立在学术基础上,修行、度众尤应常随佛学以信愿解行合一并进而修证菩提。没有学术基础之信仰,并非「智信」,即非「正信」,将会沦致「迷信」,复在「贪、嗔、痴、慢、疑」五毒炽然之下,极易产生不良效应或负作用之後遗症,乃至犯忌过愆,妄造三业诸障之业因,缘生而轮回果报,解脱无期。
佛陀或今昔历代祖师、清净贤圣僧,慈悲垂愍,常以演音、告诫众生:学佛之人当务首要直心自省、开诚自恣以布公、真心忏悔,先行自心清净,返诸自性本然。故说,直心是道场。
故凡初始,以祛五毒,再除五障(烦恼障、业障、生障、法障、所知障),而在诸行中当不行五恶:「杀生、偷盗、邪淫(淫乱)、妄语、饮酒(甚或酗酒)等。」并行「四念住」,常住於四念处,以「身念处」观身为不净;以「受念处」观受为苦;以「心念处」观心为无常;以「法念处」观法为无我。以「慧」为体,而运慧为力,使念「身、受、心、法」所观之处,又使念「住」於所观之处,即所谓「四念住」。
更进而行「住十念处」,於「四念处」外,另有境界念处(於诸可意、不可意之境界,观察其虚伪之相,而不生贪恚。)、阿兰若念处(阿兰若译为闲静处,又作无诤处,为比丘之住处。菩萨住阿兰若,念欲修如理之寂静无诤行。)、都邑聚落念处(若入都邑〈城镇〉聚落,念欲远离博奕〈赌注、赌博〉、酒肆〈酒家、酒廊〉、歌舞〈歌伎舞厅〉等一切非行。)、名闻利养处(於名闻利养之处,观其假相,一念不起执着之心。)、如来学门念处(念如来所学之法门,常勤修加行之。)、断诸烦恼念处(念欲修习正智、断一切之烦恼。)等六念处,共有「十念处」。以先行「四念处」,进而乃行「十念处」,令『住』於所观之处,能使自性清净,还诸本然。行持之中,当以行「住十念处」而加行念佛、持咒、诵(背诵、朗读)经,统名「念诵」。
若能持名忆想(记忆观想)念佛或忆想本尊忆持(记忆受持)心咒真诠,定慧相应相生、心佛相印、一念相续,虽得以权便、善巧过渡,乃至返念念自性,自然不假方便,从「有相」念佛、持咒三昧(心中尚有佛号、心咒)到「无相」念佛、持咒三昧(念佛、持咒与定相应时,佛号、心咒不起,但心不离佛、不离咒,当下虽无语文,但彼佛、心咒充满心中,一念相续,清晰了然。),乃至自得心开(明心见性),优入「实相」念佛、持咒三昧境界。每於当下即念返观、专注一境,返念自念、返观自观。
初以闻佛称佛,次行忆佛念佛,念极而忘,忘极而化。持咒亦然,初始闻咒持咒,次行忆想本尊忆念持咒,念极亦忘、忘极亦化。
综上所提「念诵」,其相关诸法,在今昔之清净贤圣僧於一般法会、大型场地集会或电视佛教节目中之各型开示或佛学讲座,或有缁素祖师大德、护法居士之论说着作,多有论述甚详。诸等三昧境相,唯证方得明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既未证,焉能妄说,恕不赘言。兹於本文中拟就念佛、持咒、诵经诸法暨部份小节之个人拙见粗解,略述一二,聊作参考。

念佛持咒之常习见识与方式之略说:
一、摄心持念 优入三昧:
有些人念佛、持咒时,喜欢以念珠、手珠、计数器等行计算念佛、持咒的次数,用於统计称念佛号或持念心咒真诠(言)之数量多寡。甚至把念珠的母珠外加两小串之十个小珠子(有象徵代表佛陀十大弟子或十地菩萨之说)和火柴棒亦派上用场,或以印些如「莲花、金刚塔(或称如意七宝塔)」、「佛」字,其中划上许多小圆圈,每持念几遍就用红笔涂点以为注记,日夜精勤持念,令人赞叹;但个人认为此法可能仅为适用於初期持念的过渡时期。缘以其口称持念时,还要「分心」他处,用手拨弄珠子或按计数器,有的甚至目视着珠子或计数器之异动,以其心、手、眼等着重他处,随物移动而心生浮动,已无法汇集一念地「摄心」念佛、持咒,显然只是以「口」称念而已。几乎难以一心不乱地专注执一念或定慧相生相应、心佛相印,故尚难达到持念(念佛持咒)「三味」(即出家味、读诵味、坐禅味),甚至优入持念「三昧」(旧称三昧、三摩提、三摩帝。译曰:『言定、正受、调直走、正心行处、息虑凝心』。心定於一处而不动,故曰定;正受所观之法,故曰受;调心之暴、直心之曲、定心之散,故曰调直走;正心之行动,使合法之依处,故曰正心行处;息止缘虑、凝结心念,故曰息虑凝心。度智论五曰:『善心一处住不动,是名“三昧”。』同廿三曰:『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三摩提。秦〈明辨真假果判是非〉言〈秦言即立说明判真理之言〉正心行处,是从心始世界来常曲〈习常屈曲蜿蜒〉不端〈心妄不端正〉,得此正心行处,心则端正。譬如蛇行常曲,入竹筒〈内径与“蛇”身围大小类似之竹筒〉中则直。』)。以权便初入有相念佛(或持咒)三昧,依次不假权便而进入无相念佛(或持咒)三昧,尔後优入实相念佛(或持咒)三昧。
二、以时计算 一心持念:
为此,拟建议改变念佛、持咒之方式、方法,概述如次,谨供参考。即以个人习常之持念速度,可先以念珠或计数器作为计数念佛、持咒,以一小时计算,了解此期间其持念大约几称(次),以後持念则以「时」计算,即知数量。如此可於持念期间能够一心不乱地执於一念,摄心念佛、持咒,谅为较能一心持念的理想方法。不会因拨弄珠子、按下计数器或作记号、目视随异动而令心浮动,致中断摄心禅定之昇华契机。
三、持念玄关处 一心不乱:
持念之计数以「时」计算或随缘不计数,於日夜六时中可用之时间,充份应用,在心无挂罣计算数量之下,能更臻专心念佛、持咒。宜於每出一字一句,皆忆想、忆念、忆持於「玄关处」(即两眉之间的天庭穴,通称天眼〈色界天人所有之眼,见一切众生之心故。人中修禅定可得之,不问远近内外昼夜皆能得见〉、慧眼〈谓二乘之人,见一切众生诸根境界故,能照见真空无相之理之智慧,为空谛一切智〉、法眼〈谓菩萨为度众生,见一切法之实相故,能照见一切法门之智慧,另开出智眼〉、佛眼〈佛陀身中,见如来之十力故,具备肉眼及前述三眼,另开出光明眼—见佛之光明故、无碍眼—所见无碍故、一切智眼—又曰普眼,见普门之法界故〉,又另有一眼,即出生死眼〈见涅盘故〉,共计十眼。自法眼之後可有上下左右前後三百六十度无眼界、无意识界之普视法界的境地。)之位置(眉间内移约三指处),观想(一)此处即口,於此处在动;(二)音声从此口发出;(三)此处亦耳,於此听音;(四)此处即眼,然肉眼虽闭合,却以此「玄关处」(天眼等十眼处)观世间,作如是等四种观想会於一处,即眼、亦口、亦音声出、亦耳闻音。肉眼虽闭,但以本真空谛一切智的「慧眼」观之,一切摄心执一念相融为一,最後必唯闻音声於心念中,一切初入「有相念佛(持咒)三昧」,则能一心不乱,执持「名号」或「心咒真诠」。进而不假方便,逐次优入「无相念佛(持咒)三昧」与「实相念佛(持咒)三昧」之禅悦法喜中。
四、持念三昧 体用双运:
若能如上之方式念佛、持咒而入於「有相」、「无相」或「实相」之念佛持咒三昧时,可以试图进而观想於「顶门(百会穴)、心窝(膻中穴)、掌心(内劳宫)、耳朵(耳门),乃至膝眼、天突或其他穴道、毛孔之处,摄心一念以行持(念佛或持咒),谅必有不同的体验与诸相(有相、无相、实相)持念三昧之妙用。以体用双运,之所以能千手千眼或法眼、佛眼,能常念处而念住,能念极而忘、忘极而化,谅可心性自开、明心见性,而能深解「心经」之空谛妙义、真空妙有真实义。
五、摄心一念 生活常习:
持念既已养成摄心一念之常习,可移作日常生活中亦养成摄心念於「玄关处」,「目视、口动、音出、耳闻」等皆专注同会一处。於诵读经典或各种看、听、说、读、写及饮食、静坐、休息…类推於行、住、坐、卧各项生活节奏中。除了能随时随境「都摄六根」於一念心,不使散乱,能令万魔邪众不侵,更有助於各种学佛修持之进程,促使早日成就。因常习涤虑凝心、摄心一念,凝神聚气成流,气脉流畅,宜常「喝水」,有助排浊除秽益身。
六、即生法喜 忏悔感恩:
随时随境以「即生法喜心」(每个当下均以大欢喜心面对一切)、「惭愧心」(祛除高慢心、以谦虚就教之心)、「忏悔心」(真心至诚向诸佛菩萨求哀忏悔,祈求赦免罪业、消减过愆,也向魔障冤亲恳求宽谅、解冤释结)、「感恩心」(感恩佛法僧三宝恩、国家恩、九玄七祖父母恩公师长恩、众生恩。尤为强调者,除了感恩万德垂慈加被和赦罪消愆之鸿恩外,也感恩众生之助缘和魔障冤亲之宽谅不究、解冤释结等之恩泽,以及累劫今生曾为我关怀而所作之各种祈愿、请愿、许愿、发愿者暨尚未予以还愿报恩之万德龙天神只圣众,均此至诚感恩)、「解冤释结心」(以真心至诚发愿—对累劫今生曾在身、口、意三业中加诸伤害我之亲属戚友或其他众生,表示从此解冤释结,不计新仇旧恨,一切化为空无。),即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寂静涅盘之心,普发菩提心(若能有如上之平常心而菩提心自然生起,亦即菩提心发起时方能有如上「五种发心」,互为因果。)来精进行以持念,并於完了时,普回向以此念诵(念佛、持咒、诵经)之功德善利供养万德龙天,以真心惭愧、忏悔之心向诸佛菩萨求哀忏悔,祈求赦罪消愆,也向魔障冤亲恳请宽谅、解冤释结,并以感恩的心,感恩诸鸿恩(略如上述),更以解冤释结之心,宽恕累世今生对我们加诸伤害的众生之新仇旧恨。平时更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绝不尖酸刻薄,得饶人处且饶人。更以菩提心普回向,悉令我们本人或亲属戚友的魔障眷属、冤亲债主、九玄七祖、恩公师长和一切法界众生皆能万缘放下、弃恶从善、戒杀护生、解冤释结、离苦得乐、往生诸佛净土。并普回向祈愿佛弟子我本人或亲属戚友,皆能福慧增长,魔障、病难、烦恼尽消除,日夜六时(二六时中)恒吉祥,学佛修持速得成就,弘法利生随心满愿与成就。
七、自修功德 摄受佛慈:
能摄心持念时之自修功德力会一直提升,持续累积,同时也摄受到佛菩萨圣德愿力之加持和法界性界力的源源不断地从顶门、玄关处、心窝处、掌心处,乃至全身毛孔等处灌入体内,遍满全身,周身持续温热,甚至炽热发烫,这些能量依个人修持方法(或他力助缘协导)和精进而增长蕴蓄。其最能释出能量的部位在眼睛、玄关处、手掌心和手之中指、食指、姆指等之指尖。是故,持念时可以将手掌心或指尖置於身体病痛之处,如五脏(心、肝、脾、肺、肾等五种内脏之总称)、六腑(胃、胆、三焦、膀胱、大肠、小肠等器官之总称)或其他疼痛部位,不作观想,即有以能量改善、自癒之效果;或有不慎轻度受伤流血(或流鼻血)时,只要手指尖轻轻碰触患处(或鼻头),即有立刻止血之效,可见能量之妙用,人皆有之,唯能量各异。若为重大伤害,则应当依医护程序处理之。
八、逆向增上 摄心一念:
俗云:「逆向操作,可得逆增上缘。」因此,念佛、持咒时可以选择(或制造)一个嘈杂的环境,在闹中持念之。例如:在播放歌曲或音乐声中念佛或持咒,行者可用如上所提摄心的持念方式为之,否则,容易被「闹境」所转。经过常加演练後,以息止缘虑、凝结心念,终会将杂音排除在耳根之外,摄心一念,一心持念。
九、持念礼佛 助益身心:
一面持念一面礼佛(速度愈慢愈好,任由个人或团体选用)有数种方式:(一)以「默念」佛号或「默持」咒语的方式来礼佛,先吸满「气」後,缓慢地拜下礼佛,同时慢慢地吐气,留二分气後闭气,摄心持念不断。少顷,慢慢起身,同时缓慢吸气、持念如前不断,一念相续,直立定位时也同时吸满气。再次拜下礼佛,方式同前,周而复始,只管拜下是吐气,起身是吸气,称念是一念相续,相关速度自行调整。(二)以口「出声音」和「默念」(或默持)混合方式念佛(或持咒)来礼佛。即「默念」或「默持」时吸气,吸满後拜下礼佛,同时出声口称心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或四字佛号)」佛号(或咒语),动作照一般速度,即可同时自然吐气。称念毕,即止音息念闭气翻掌;少顷,起身时(仍照一般速度)开始默念一句佛号(或默持咒语),同时以常速吸气,回返直立定位时亦同时吸满气。再次拜下礼佛,同时出声地口称心念,相关动作亦复同前。动作宜慢,称念速度配合动作。可以调息运气、舒筋活血,促进血液循环,增进面色红润光泽。
十、掩耳念诵 开发潜能:
以两手之掌心掩住耳朵,称念佛号、持咒或读诵,会使脑部产生共鸣,可使脑部细胞活性化,减缓老化;同时可促使开发脑部另一个区块的潜能,亦即增进智能,开发潜能能使更聪明、开智慧。持念时之心念等均会集於「玄关处」。
十一、遶念行持 助行气血:
遶佛念佛、持咒,以绕念佛号(或持咒),一念相续,在佛前遶佛或在庭院、小径上遶行。称念六字或九字佛号或持咒时,第一句宜出大声(让声震、气动来带动气血循环,并藉以排除体内所有秽气、浊气、废气、病气、瘴气、阴气。),第二句宜小声(可稍作调息)。亦可称念四字佛号,前两句大声,後两句小声(或依个人习惯,调整大小声之段落,持咒亦然)。如此周而复始,可使气血运行调和、身心舒畅、禅悦法喜。两手掌心、掌背重叠,大姆指相扣,手指正面相印,指尖翘(凸)起(指甲呈左右相背),让「气」能左右全面相通。(禅、静坐时亦宜大姆指之手指正面相印、指尖垂直凸起,而非仅以指尖相触。)
十二、行路持念 气血畅行:
於日常行路时,念佛持咒,视环境是否许可,自行选用「出声持念」或「默念默持」。行走间之摆手时,将「掌心向後」,手指略微屈曲。出声持念时亦采一句大声、一句小声(例如称念六字或九字佛号)亦可称念四字佛号,前两句大声,後两句小声,随个人习惯调整之。如此持念方法能促进气脉通畅和血液循环,行走脚程顿觉轻盈省力。(平时行路或登山时,亦宜用此法〈手掌心向後,手指略曲〉摆手。)
十三、甩手持念 拉筋排气:
常作「甩手运动」可使身体拉筋、排气(排除浊气、废气、病气、瘴气、阴气)、采气(吸取宇宙能量气场的天然万有能量清净正气)。所以双手後甩时是「吐气」,掌心向後、脚跟着地;双手前甩(提)时为「吸气」,掌心向上,脚跟提起。两脚掌略呈内八字,甩手时,不论向後或向前都应用力甩,甩手持念以口称心念或默念均可,并以持念四字佛号或短咒为宜,一念相续,持念不断。或者,仅为观想於後甩吐气时,由掌心、指尖排除污浊之「诸气」;於前甩吸气时,自掌心吸取清净「正气」,周而复始。甩手运动前喝些温开水,甩完补充水份。
十四、中速持念 字音圆润:
念诵之速度快慢虽为自由选项,唯字音宜清楚圆润。心生慈悲心,普发前述之「五种心」以念佛持咒诵经,字句分明,音韵连贯圆润,切勿字音断句中有模糊、切音、重挫音、短促断音等不平和之音质。持念时之心念常执於玄关处(亦称上丹田)。
十五、坛场持诵 万德垂慈:
诵经时,宜在大殿、佛堂、法会会场等「坛场」行之,并有法水洒净。法水包含大悲甘露法水(观世音菩萨法门,能净坛。为众生洗净涤虑、化火焰口为清凉口、化火焰身为清凉身、化污秽身为清净身,能令以清凉口、清凉身、清净身纳受甘露法食,并悉令以一食应无量食,以无量食咸趣一食,令皆饱满)、三昧法水(药师国土法门之法水,有两种即溪水与瀑布,专为众生洗涤历劫与今生身、口、意三业之业障、罪障、罪根,消除贪、嗔、痴、慢、疑五毒等三业诸障,悉令魔障、病难、烦恼尽消除、万病消除,能令正定、正受、正心行处、息虑凝心、身心安稳、平安吉祥。)、八功德水(西方极乐国土七宝池中、须弥山与七金山之内海、莲华藏《略名华藏》世界之香水海中等皆盈满八功德水,为阿弥陀佛、甘露王如来《弥陀化身说法,亦为阿弥陀佛之别号》、释迦牟尼佛、卢舍那佛、毘卢遮那佛等莲华藏世界国土法门之法水,能令众生普得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饮食除饥渴等无量过患及饮已定能长养诸根四大增益)。为祈求诸佛菩萨应化诸等法水,得称念该国度之诸佛菩萨圣号、本尊心咒真诠、观想其身口意三昧相应,祈愿凡水应化为大悲甘露法水、三昧法水、八功德水等集会一处,互徧互融。另宜有水果(数量不拘)等供品全备完妥,以为万德垂慈普作净坛、施食所用。
僧众之禅房或寮房及在家众之卧房,皆不宜另私设小佛堂,甚至於此处诵经并均不宜施食,而念诵宜在坛场为之,客堂、客厅次之。在家众於卧房或其他不方便处持念,得以默念为之。而僧众得随喜随处念佛、持咒、阅读诸经,但僧俗皆宜言明「念佛、持咒、读诵经忏期间,所有众生应结界在屋外或徧虚空的法界,平心静气地听经闻法或念佛、持咒共修,不可进入屋内。吽啥。」若为练习梵呗唱念,得书写「梵呗练习中,鬼神请勿听」告示贴於门外,并於唱念前唱白「告示文」宣告之。坛场施食时宜白云「一切众生均结界在屋外及法界纳受甘露法食…」等语。
於诵经前应结界,言明「读诵某经法会即将开始,所有来临法会之一切众生等众,悉令全部结界在屋外暨遍虚空之法界,平心静气听经闻法,纳受甘露法食,摄受万德龙天垂慈接引诸佛净土,不得擅入坛场(屋)内惊扰众生,若有故意违纪动乱者,护法韦驮尊天菩萨、伽蓝圣众菩萨、秽迹金刚菩萨暨龙天护法依法严办,绝不宽赦。吽啥。」并於法会完了时,再宣明「读诵某经即将圆满,所有来临法会之一切众生等众,悉令万缘放下、弃恶从善、戒杀护生、解冤释结,全部排班整齐,领取功德,随即离开此地,摄受诸佛菩萨超拔往生诸佛净土,不得逗留此地惊扰众生,若有故意违纪动乱者,护法韦驮尊天菩萨、伽蓝圣众菩萨、秽迹金刚菩萨暨龙天护法依法严办,绝不宽赦。吽啥。」读诵地藏经时更应重视此事,否则众生入室没能请出去,将阴阳同处。
除了如上之处理,并於法会最後时段回向完毕,再附加宣说「法会已经圆满,参与法会的诸位法师、护法居士,今天都功德圆满,悉令皆能福慧增长,魔障、病难、烦恼尽消除,四时平安、万事吉祥如意,法喜充满。吽啥。」(以上唱白内容随喜变化)

精进修持之反应现象与因应方法之略说:
学佛之人常有之念佛、持咒…等的精进修持过程中,或许会有些异常现象。有的是正面性之副产物,有助修行;有的则是负面性而有障碍倾向者,其实以平常心对待,这些并非坏现象,仅为过渡之历程而已,概说如下,谨供参考。
一、修持过程中累积「自修功德力」:
永续精进中将会摄受他力之能量助缘,使自性光能量增强,凝聚光能热量,由少而多、由小而大、由散而聚,凝聚为气脉明点,由多数较小者聚集为一个大光体,由此放光发热,颜色有七彩、紫、红、蓝、黄、白、透明…不等之光晕,其强弱依个人属性而异。修行初期,光能热量较小,恰似微温,易受众生依附暂驻取暖共修,使身体有异状情事之感受,有人解读谓之为魔考,其实未必尽然。当行者自修功德力持续上昇,加以他力能量之助缘累积,能量热度增强,超过该众生能忍度时,该众生即行出离,莫敢近身。因此,能精进修持,累积功行,才不致遭受外灵入侵伤害。(譬如:昔日以掌於炉面取暖,炉火小时停留较久,若炉火较热者,则较速退离,更热时则远离莫敢接近直接取暖。前述外灵依附之原由类此。)
二、折磨耗损 身心俱疲:
身体历经长年累月地折磨、耗损,又疏於养生保健,体内新陈代谢失调,甚或魔障冤亲、万魔邪众入侵阻塞穴道或进驻器官组织,血液循环难免阻滞,器官组织功能障碍,迫害健康,身体呈现半健康(五十分至七十分,需门诊治疗,但有些往往检测不出病因,缘以受邪灵入侵不久,虽感觉不适,但尚未致病或病情尚轻之故。)或不健康(五十分以下,需住院治疗)。
当吾人渐入精进修持之时,因为息止缘虑、凝结心念,聚气成流,辗转气行全身。奈因原已淤滞、阻滞或淤气、滞血之处往往不易打通,以致突来的劲气、洪流会有突起、胀痛、闷痛或刺痛之感,有些人以为走火入魔,对修持抱持质疑态度,踌躇不前或缘尽即将往生,其实这些胀痛…等现象是精进行持中的副产品、副作用而已,有诸多方法可以解除异状,甚或助其精进成就。
当气血淤积在脑部时,会有头胀、头痛、偏头痛、耳鸣、眼压增高(严重者眼球会有凸出现象)。以及鼻塞或颈子、肩膀酸痛、僵硬…等现象。可作如下处理:
(一)指压按摩(揉)两耳根後高骨部位(耳後乳突稍下方凹陷处)及头髗後下缘(含风池穴),并指压太阳穴及整个头髗。
(二)观想「气」从顶上往後而下,用四指合并使力在颈後发际至大椎穴作指压,再由上而下直推顺气(不可左右搓揉,以免伤及颈部筋络),观想将气带下自脚底排出。连续三次後,再於颈部由下而上又由上而下反覆挫热,尔後以掌心热敷颈部。
(三)於默然持念中,得吸气入下丹田(肚脐内移约三指处),观想「气」(气脉明点)上昇经中丹田(膻中穴)、上丹田(玄关处)至顶门(百会穴),再由後方往下带,经会阴穴後往上行小周天运行,周而复始,最後置於下丹田(气脉通畅者终极置於上丹田,有助心眼开,内观见性),女众宜置於中丹田(避免生理期时因下腹气旺而有胀感或排量过多),无经期者不在此限。
(四)掌心作凹窝状在顶门或额头、偏头、後脑勺、颈子、肩膀、膏肓穴、脊椎等部位轻拍之,而後依(二) (三)项的方法处理之。
(五)以遶佛或行路之绕念方式持念,详见前文第十一、十二项说明。遶念数分钟之後,其头胀、头痛、偏头痛或肩膀、颈子僵硬…等现象即可改善,甚至消除。
(六)用手掌在患部将淤气、废气、病气、浊气、瘴气、秽气、阴气抓走并甩掉,或追加依前(四)项之方法处理之,即可改善。
(七)用橡胶锤(五金行有售)之一端包裹泡棉後,可以在患部轻轻或适力捶打,尤以在背後(膏肓穴)、肩膀(肩井穴)、手肘、关节、酸痛处作捶打,均可舒解、改善或痊癒。捶打时亦同时持念佛号或咒语(有关驱魔祛邪、超拔或总持之咒语)。
(八)至室外或客厅、佛堂慢步走或上下楼梯时,两手自然摆动,手掌心向後,手指自然屈曲,依手摆动之频率作连续两次吸气及两次吐气。即连续行走二步作二次吸气(二吸)後,再连续二步作二次吐气(二吐),上下楼梯时亦然(若行路或上下楼梯因限於体力而趋缓时,吸气或吐气得自行调整为一吸一吐)。俾增长吸吐时间及空气量,心中默念阿弥(吸气二次,一次一字)陀佛(吐气二次,一次一字),速度及吸吐量随个人体能和习惯自定之。经过这般调理,即可改善不适症状。可有调息及增加肺活量,增加氧气摄取量。又因手掌心向後之功法,有助气脉运行,手脚运作有省力之感,身体轻盈好走,有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带氧量使细胞组织活性化,排除血管和细胞间之废气、浊气、病气、秽气、阴气,包括有助於拨离血管壁内之三酸甘油脂、胆固醇,益处多不可穷。更宜常静坐长呼吸并以手掌呈凹窝状拍打患处。
(九)不论念佛、持咒或诵经,若有不适之感,除了得依上述方法予以改善外,更要常作前述「五种发心」之加行,能事半功倍,更臻周全舒解。平时精进修持与普回向,感动万德龙天与魔障冤亲,能令开赦罪业和解冤释结,使病难诸苦消除,法喜充满。
进阶搜寻

发表Blog文章

回利美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