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圓滿龍欽寧體 前行 之 普賢上師 言教 色拉傑遍知佛學會2010年10月份課程活 薩當仁波切白度母灌頂.給薩火供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法华经讲经文〉与《法华经》注疏之比较研究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2/02 20:29:07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2/02 20:26:08   编辑部 报导

法华经》信仰在隋唐时代,不管是在僧团寺院,或是在世俗社会中,都是相当坚实且深获人心的,当时的注疏与讲经文就是时人诠释经典内涵,宣讲传授的重要作品与珍贵记录,然而这两种诠释作品,在诠释方式、字句语法、内容、形式、修辞风格上都有相当的差异,而这些差异现象值得进一步的深究与了解。因此笔者拟运用历史叙事、文献资料整理、分析、归纳、比较等研究方法,探讨〈法华经讲经文〉与《法华经》注疏在诠释方式、形式、内容、修辞等方面的差异。


《法华经》是极为重要的大乘经典,自来有「经中之王」的美誉,因此自南北朝译介以来,注疏不歇,梁?法云《法华经义记》、 隋?智顗《妙法莲华经文句》、隋?吉藏 《法华义疏》、唐?窥基 《妙法莲华经玄赞》、唐?湛然《妙法莲华经文句记》,都是极有分量的经疏;而在敦煌地区所发现的〈法华经讲经文〉,则为唐代的俗讲活动留下珍贵的记录。


〈法华经讲经文〉和经疏在讲经活动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只是讲经文的宣讲对象是一般平民俗众,而经疏多是佛教僧团,由於宣讲对象的不同,二者也就呈现多面向的差异,在诠释方式上,〈法华经讲经文〉强调想像、美感,诉诸感官意象,重视情感的渲染,以感动人心,强化信仰,具有「惊四筵」的特色;经疏强调理性思辩,阐扬抽象的义理,具有「适独坐」的特色。在形式上,〈法华经讲经文〉散韵结合,组织形式多样;经疏纯用散体,以结构分析、问答方式、独言议论等方式组织成篇。在内容上,〈法华经讲经文〉以人间佛教的精神,不论诠解经文,或宣扬佛教思想,指导信众的宗教行为,都传达了它的实践性格;经疏以经文为主体对象,诠解义理,透显意蕴,它重视的是概念的知解。在修辞上,〈法华经讲经文〉不但要在「心」上求知解,而且要在「情」上有所感受,运用多样而频繁的积极修辞,形成口语化、生动化的语言风格;经疏重在「意」的概念知解上,采消极修辞的方式,行文浅近明白,表达流利顺畅,条理脉络清楚,形成浅白畅达的语言风格。


法华经讲经文〉以一种入世的、现实的、生活化的说法方式,诉诸社会的现实生活经验,希望能获得社会大众的认同与信仰,它的目的在「信」与「行」,也就是信仰与实践;《法华经》注疏强调佛理的深化探讨,务使僧众在奥妙的佛理上有所精进、启发与了解,它的目的是在「解」与「悟」。二者路线不同,各自发展,各自成就佛法的深化与普及化。

玄奘人文社会学院/中国语文研究所/92/硕士/研究生:徐孟志  指导教授:罗宗涛   电子全文电子全文

 





《法华经》的成立

布施浩岳的三类说.田村芳朗的三类说

《法华经》的汉译本及注疏

《法华经》梵文原本.《法华经》汉译本.《法华经》注疏

俗讲制度的形成和兴盛与〈法华经讲经文

〈法华经讲经文〉与经疏的诠释方式及比较

诠释的意义

〈妙法莲华经讲经文(一)〉与经疏的诠释方式

〈法华经讲经文〉与经疏的诠释比较

诠释方式的比较:意象传达与逻辑分析

诠释效用性的比较:惊四筵与适独坐

〈法华经讲经文〉与经疏之形式比较

经疏结构的组成形式

〈法华经讲经文〉与经疏之内容比较

宣扬佛教思想

业与轮回.无常.众生皆有佛性.慈悲. 净土

指导宗教实践

听经. 念佛. 礼佛.供养.参禅、结社、持戒、游寺、持斋

经文义理诠解:重分析与归纳

 义理诠解的差异:开放性与封闭性

宣扬佛教思想的差异

重实践与重知解的差异

讲经文重实践.经疏重知解

〈法华经讲经文〉与经疏之修辞比较




参考书目举要:
一、 古籍
《周易》 十三经注疏本 经部易类 台北:艺文印书馆 民86、8
《孝经》 十三经注疏本 经部孝经类 台北:艺文印书馆 民86、8
东汉班固 撰 清 王先谦补注 《汉书补注》 史部正史类 台北:艺文印书馆
东汉许慎 撰 清 段玉裁 注 《说文解字注》 经部小学类 台北:黎明文化 民87
汉 王符 撰 清 汪继培 笺 《潜夫论笺》 子部儒家类 台北:汉京文化 民73、5
晋 陆机 撰 张少康 集释 《文赋集释》 台北:汉京文化 民76、2
晋 陈寿 撰 卢弼 集解 《三国志集解》 史部正史类 台北:艺文印书馆
宋 范晔 撰 清 王先谦 集解 《後汉书集解》 史部正史类 台北:艺文印书馆
梁 萧统 撰 《昭明文选》 集部别集类 台北:艺文印书馆 民72、6
梁 刘勰 撰 《文心雕龙》 集部诗文评类 台北:台湾开明书店 民74、10
唐 魏徵等撰 《隋书》 史部正史类 台北:艺文印书馆
唐 段成式撰 《酉阳杂俎》续集 文渊阁四库全书 子部小说家类 第1047册 台北:商务印书馆
唐 元稹 撰 《元氏长庆集》 文渊阁四库全书 集部别集类 第1079册 台北:商务印书馆
唐 赵璘 撰 《因话录》 文渊阁四库全书 子部小说家类 第1035册
台北:商务印书馆
唐 段安节 撰 《乐府杂录》 文渊阁四库全书 子部艺术类 第839册
台北:商务印书馆
五代 王定保 撰 《唐摭言》 文渊阁四库全书 子部小说家类 第1035册 台北:商务印书馆
宋 宋敏求 编 《唐大诏令集》 文渊阁四库全书 史部诏令奏议类 第426册 台北:商务印书馆
宋 司马光 撰 《资治通监》 文渊阁四库全书 史部编年类 第309册 台北:商务印书馆
宋 李昉 撰 《太平广记》 文渊阁四库全书 子部小说家类 第1043册
台北:商务印书馆
宋 陈彭年等重修 《宋本广韵》 经部小学类 台北:黎明文化 民76、11
宋 朱熹 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 经部四书类 台北:大安出版社 民75、4
清圣祖 敕编 《全唐诗》 文渊阁四库全书 集部总集类
台北:商务印书馆
清 章学诚 撰 叶瑛 校注 《文史通义校注》 台北:汉京文化 民75、9
二、佛典
姚秦 鸠摩罗什 译 《妙法法华经》 大正藏 第九卷
隋 闍那崛多、达摩笈多 译 《添品妙法莲华经》 大正藏 第九卷
婆薮盘豆 释 後魏 菩提留支共昙林等 译 《妙法莲华经忧波提舍》
大正藏 第二十六卷
梁 法云 撰 《法华义记》 大正藏 第三十三卷
隋 智顗 撰 《法华玄义》 大正藏 第三十三卷
隋 智顗 撰 《妙法莲华经文句》 大正藏 第三十四卷
隋 吉藏 撰 《法华义疏》 大正藏 第三十四卷
唐 窥基 撰 《法华玄赞》 大正藏 第三十四卷
唐 湛然 述 《法华文句记》 大正藏 第三十四卷
宋 元照 撰 《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 大正藏 第四十卷
唐 智昇 撰 《集诸经礼忏仪》 大正藏 第四十七卷
隋 费长房 撰 《历代三宝纪》 大正藏 第四十九卷
宋 志磬 撰 《佛祖统记》 大正藏 第四十九卷
元 念常 集 《佛祖历代通载》 大正藏 第四十九卷
梁 慧皎 撰 《高僧传》 大正藏 第五十卷
唐 释道宣 撰 《续高僧传》 大正藏 第五十卷
宋 赞宁 撰 《宋高僧传》 大正藏 第五十卷
梁 僧佑 撰 《出三藏记集》 大正藏 第五十五卷
唐 智昇 撰 《开元释教录》 大正藏 第五十五卷
日本 圆珍 撰 《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记》 大正藏 第五十六卷
释宗密 撰 《圆觉经大疏钞》 续藏经 第十四册
刘宋 竺道生 撰 《妙法莲华经疏》 续藏经 第一五0册
姚秦 鸠摩罗什 译 《维摩诘所说经》 台北:新文丰 1998、7
姚秦 鸠摩罗什 译 《维摩诘所说经注》 台北:新文丰 民82
梁 僧佑 译 《弘明集》 台北:新文丰 民90、7。
唐 玄奘 译 《说无垢称经》 台北:新文丰 民82
唐 释道宣 撰 《广弘明集》 台北:新文丰 民75、10
汤用彤 点校 《校点高僧传》 台北:佛光 民90
三、今着
邵红 着 《敦煌石室讲经文研究》 台北:国立台湾大学文学院 民59、12
郭绍虞 着 《中国文学批评史》 台北:明伦书局 民63、4
《文笔考》 台北:世界书局 民68、7
《中国近代文学论着精选》 台北:华正书局 民71、6
林聪明 着 《敦煌俗文学研究》 台北:东吴大学 民73、7
《中国历代文学论着精选》(上) 台北:华正书局 民73、8
王文颜 着 《佛典翻译之研究》 台北:天华出版社 民73、12
周绍良、白化文 编 《敦煌变文论文录》 台北:明文书局 民74、1
罗宗涛 等撰 《中国诗歌研究》 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 民74、6
黄永武 着 《诗与美》 台北:洪范书店 民76、12
丁福保 笺注 《六祖坛经笺注》 台北:天华出版社 民78
钱穆 着 《庄子纂笺》 台北:东大图书 民78、4
李元洛 着 《诗美学》 台北:东大图书 民79、2
黄庆萱 着 《修辞学》 台北:三民书局 民79、3
沈谦 着 《修辞方法析论》 台北:宏翰文化 民81、3
张鸿勳 着 《敦煌说唱文学概论》 台北:新文丰 民82
吕澂 着 《印度佛教史略》 台北:新文丰 民83
印顺 着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发展》 台北:正闻出版社 民83、7
曲金良 着 《敦煌佛教文学研究》 台北:文津 民84
王梦鸥 着 《中国文学理论与实践》 台北:时报文化 1995
林尹 着 林炯阳 注释 《中国声韵学通论》 台北:黎明文化 民85、9
黄征、张涌泉 校注 《敦煌变文校注》 北京:中华书局 1997
顾伟康 着 《禅净合一流略》 台北:东大图书 民86、11
欧丽娟 着 《杜诗意象论》 台北:里仁书局 民86、12
陈望道 着 《修辞学发凡》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7、12
罗宗涛 着 《敦煌讲经变文研究》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罗宗涛 撰 《敦煌变文》 台北:时报文化 1998、8
方广錩 着 《敦煌学佛教学论丛》 香港:中国佛教文化 1998、8
金荣华等八人合着 《中国文学史初稿》 台北:福记文化 民87、10
郑振铎先生 着 《中国俗文学史》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99
傅伟勳 着 《从创造的诠释学到大乘佛学》 台北:东大图书 民88、5
杜维运 撰 《史学方法论》 台北:三民书局 民88、9
郑明娳 着 《现代散文构成论》 台北:大安出版社 2000、4
刘进宝 着 《藏经洞之谜》 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0、6
沈谦 着 《修辞学》 台北:国立空中大学 民89、7
高柏园 着 《禅学与中国佛学》 台北:里仁书局 民90、3
汤用彤 着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 台北:佛光 民90、4
向达 着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2001、6
蒋礼鸿 着 《敦煌变文字义通释》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8
赵滋蕃 着 《文学原理》 台北:东大 民90、10
太虚大师 着 《法华经教释》 台北:佛光出版社 2002
郭锋 着 《唐史与敦煌文献论稿》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10
洪汉鼎 着 《诠释学史》 台北:桂冠 民91
圣严法师 着 《绝妙说法》 台北:法鼓文化 2003、2
朱光潜 撰 《文艺心理学》 台北:项渊文化 2003、5
四、外文资料
日本 平野显照 着 张桐生译 《唐代的文学与佛教》 台北:业强 1987、5
日本 田村芳朗、梅原猛 着 释慧岳 译 《天台思想》 台北:华宇出版社 1987、9
日本 鎌田茂雄 着 关世谦译 《中国佛教史》 台北:新文丰 民80
美国 帕玛(Richard E. Palmer) 着 严平译 《诠释学》台北:桂冠 1992
法国 谢和耐 着 耿昇译《中国五∼十世纪的寺院经济》 台北:商鼎文化 1993
日本 河村孝照 着 《法华经概说》 台北:新文丰 民83
日本 中村元 着 江支地 译《慈悲》 台北:东大图书 民86、9
日本 圆仁 撰 潘平 释译 《入唐求法巡礼记》 台北:佛光 1998、2
美国 史坦利?外因斯坦(Stanley Weinstein 1929~)着 释依法 译 《唐代佛教》
台北:佛光 1999
日本 野上俊静等 着 释圣严 译 《中国佛教史概说》 台北:商务印书馆 2000、11
美国 罗伯特?休斯(Robert Scholes)着 刘豫 译 《文学结构主义》
台北:桂冠图书 2001、1
日本 森下大圆 着 星云大师 译《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讲话》 台北:佛光 2002、7
日本 佐佐木现顺 着 周柔含 译 《业的思想》 台北:东大图书 2003、2
五、学位论文
黄香兰 撰 《法华经的研究》 香港:能仁学院哲学研究所
硕士论文 民79
高逸华 撰 《唐代佛教寺院功能之探讨》 台北:文化大学史学研究所
硕士论文 民85
杨雅惠 撰 《敦煌本维摩诘经讲经文研究》台中:逢甲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硕士论文 民86
李思慧 撰 《敦煌佛教讲经文及其文学表现研究》 台中:逢甲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
硕士论文 民88
六、期刊
罗宗涛 撰 〈贤愚经与只园因由记、降魔变文之比较研究〉
《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专集2》 静宜文理学院:古典小说研究中心编 联经出版 民70
周丕显 撰 〈敦煌佛经略考〉 《敦煌学丛刊》 第二期 1987
罗宗涛 撰 〈佛经注疏与讲经文之比较研究〉
《第二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 民78、6
净心 撰 〈妙法莲花经启蒙(一)〉 《中国佛教》 44卷 9期 2000
高振农 撰 〈《法华经》在中国的流传概述〉《香港佛教》 473期 1999、10
杨富学 撰 〈论所谓的「喀什本」梵文《法华经》写卷〉
《中华佛学学报》 第七期 民83、7
颜尚文 撰 〈法华思想与佛教社区共同体─以东魏〈李氏合邑造像碑〉为例〉
《中华佛学学报》 第十期 民86
陈祚龙 撰 〈唐代敦煌佛寺讲经之真象〉 《大陆杂志》第八十六卷 第六期 1993
王晴慧 〈浅析六朝汉译佛典与偈颂之文学特色──以经藏偈颂为主〉
《佛学研究中心学报》 第六期 2001
林聪明 撰 〈俗讲与讲经文〉 《中华文化学报》 第二辑 民84
罗宗涛 撰 〈敦煌讲经变文「古吟上下」探原〉
政大《汉学研究》第四卷 第二期 民75、12
七、工具书
《佛光大辞典》 台北:佛光出版社 1989、2






上一篇(观音与妈祖的相关性研究) 回目錄 下一篇(《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之研)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梦回青河- Yahoo!奇摩部落格
◎悲泪化现度母
格巴多杰仁波切部落格
修次中篇
◎大乘五蕴论-世亲菩萨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重要文献书目

赞助网站
華梵大學佛教研修學院佛教學系
華梵大學佛教研修學院佛教學系
西藏敏竹梅芭藏香
初級禪訓班--法鼓山台南分院
台灣會議中心
南華大學宗教所-- 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國內外學術網站/獎學金資源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