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印~至尊聖度母替物戰勝法•克敵鼓聲 oms大瑜伽士昆邱炯涅仁波切 美感染新型流感病例突破4萬 263人死亡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生活中的禅修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显教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1/05 10:05:59
學習次第 : 进阶

 

喇嘛网 日期:2010/01/05 10:03:49   编辑部 报导

生活中的禅修   林崇安  

一、因果的原则

禅修有一基本的原则,即任何的禅修开始的「因」若不同,後面的「果」当然不同。所训练的方式,其「因」若掌握正确,正确的「果」自然呈现。一开始,心怎麽摆在所观察的物件上,必须掌握住正确的要领。传统的禅修是强调专注,切掉外面的讯号,一开始若是种下此「因」,後来的「果」一定偏向於一种安静,排斥外面的讯号。这样就如世尊时代早期外道修定的方法,只专注於一境,身心上产生一些喜悦,但「果」也只能停留在这里。只专注于一境,应用在生活上就有一距离。要前进的话,一定要有所转变。故一般的修法是到一阶段,又要改变另一种方式、方法。用前面的修法为基础,後面改变另一方法。因不同,果不同。必须改变一下因,才能呈现另一结果。以上先介绍第一个基本的观念 : 因不同,果就不同。

 

二、专注行与觉知行的不同

第二要好好分辨专注式的修行(以下简称专注行)以及觉知式的修行(以下简称觉知行)的不同之处。专注(concentration)与觉知(awareness)的不同,以走路为例子,专注行是走时内心专注一点,未觉知旁边。觉知行是心仍是开放的,可觉知旁边的状况。此二者有一共通点,都是要求没有妄念,但是觉知行可同时觉知外在状况。同样是没有妄念,但一种是专注一点,忘记旁边。一种是心是开放的,看到房子还是看到房子,但心没有妄想。专注的譬喻:如握紧拳头,有紧张、压力,禅修者易头痛、身体不舒服,而且专注行不能持久。握紧拳头十分钟就会不舒服,专注会有很多副作用。觉知行的譬喻:如轻轻的握着拳,不费力,很舒服,要握多久就能握多久。二者方式不一样,专注会使内心有压力,易出状况的是专注行,而且专注一点,多少有排斥心理。例如,在禅修时有声音传来,心就不舒服,不喜欢声音,心是处在紧的状态。而觉知行是接受声音的出现、经过、消失,心只觉知而不受其干扰。分清楚二者的不同很重要,因为一开始所修的因不同,果就会不同。又如,在禅修训练经行时,来回走来走去。同样是经行,因不同,果也有不同。有一种走的很慢,每一动作皆非常慢,不知不觉即走入专注,结果变成一种专注行,身心有一种压力在。另一种正常地走,但很注意脚接触地面,无形中心走入专注了。也有注意脚动作时的感受。这些专注的方法,皆进入专注行,身心容易产生变化,也容易产生光、影等禅相。觉知行则只是轻松地知道肢体在位移,不是固定在一小位置上,较不易产生禅相。

 

三、生活中的禅修与觉知行

生活中五根皆在起作用,因此生活中的禅修要运用开放式的觉知。「因」对的话,「果」自然会在生活中呈现出来。此一重要观念即是,禅修需与生活结合,生活即禅修。训练心的觉知并不是很难。所谓心的觉知或觉性,是相同于密宗大手印、大圆满所说的明体,也相同於禅宗的佛性。动中禅便是强调觉性,一开始的重点是训练觉性及觉知力,使在生活中能成片、贯穿。一天一天增加觉性,最後终能圆满。这是第三个重要的观念:以觉性的训练可使禅修与生活结合。 

四、动中禅修

接下来说明动中禅修的训练方式。如世尊所说,行时知行,住时知住,坐时知坐,卧时知卧。表面看是很简单,其实是很奥妙的。走时要知道正在走,停住时知道停住,坐下知道正坐下,躺时知道正在躺。这是一种很单纯的觉知,走时单纯知道正在走,过程中无妄念。一伸、一举,每一动作皆要知道,只是单纯的觉知当下的状况。我们在动的过程中,觉性就在里面。要使禅修结合生活很简单,因为整天人们皆在活动,因此可以时时训练觉性。在禅修训练活动中,需要比较科学式的训练,开始只知一部位在动、在停。经行时只要一直持续知道左右脚在来回走动。第一天妄念很快跑进来,不理会它,仍只知道肢体在动。持续下来,觉知的时间就渐渐加长,妄念就愈来愈少。来回的走时,眼睛仍自然的张开着。如果前面有人经过,眼睛看到而内心仍然觉知肢体的动作,但心不与外境断绝。知道外境而心仍保持觉知。第一天妄念多,觉知少。第二天知道妄念渐少了,觉知增长了。第三天妄念更少了,觉性更强。这种开放式的觉知,在生活中慢慢用得上。重点是持续、再持续的练习,觉性能持续愈长,就是觉性强。可以自己检验一星期中觉性的增加与妄念的减少。有时若想一件事想很久,表示妄念的时间长。训练久了,想一件事会愈来愈短。这是由於警觉到肢体仍在动,心很快就拉回来。觉性稳定的前进,妄念相对就愈来愈少,不排斥妄念,知道妄念升起,但心摆在觉性上,不压制念头,不随念头跑。禅修到第四、五天,觉性自然提高,妄念自然减少。觉性愈来愈能成片,经行时觉知脚在动。日常生活中手、脚皆在动,仍只选一部位觉知它。早上眼一张开,觉知眼皮在动,起床知道身体在动,走路知道左脚与右脚在动,刷牙知道手在动,从早到入睡一直训练觉性。觉性与日常生活一体,从早到晚训练,如世尊所说:觉知行、住、坐、卧。故生活即禅修,禅修即生活,这是开放式的觉性的训练。  

五、处在中道

先举一例子:阿难尊者想参加五百结集,但大迦叶不允许,因为当时阿难尚非阿罗汉。阿难尊者心有所求,想早点证得阿罗汉,在结集的前晚不断的来回经行,在经行 时未能放松心情,其觉性不够强,走了整晚,又累又不能证得阿罗汉,到了早上,想休息一下,此时内心没有期待要证得阿罗汉,正在躺的那一刹,仍不断保持觉知 动作,此时心无所求,不松也不急,於此状态下就证得阿罗汉了。那一刹那,果成熟了,从初果证得阿罗汉。由於觉知的持续,果自然成熟,该来就来,不要先有期 望,只要心一直觉知动作即可。正确的因是,心不要专注於一点,才不会偏离了中道,若太懒散也偏离了中道。故禅修中的中道是心不要太紧,也不可太松,要一直 贯穿单纯的觉知,这是实践中的中道。一开始要将正确的因就摆在中道上,一直维持它,果要来就来,如同种树一样,种子要对,播种下去,一直灌溉它,成熟时果 就来了。生活中的禅修,也是同样的道理,分分秒秒知道身体的动作,这就是灌溉,依据自然的法则,果该成熟就成熟。这是一种简单而合乎中道的原理,只单纯的灌溉,而不要把心弄紧,或散乱掉,果就来了。最初的觉性,未经训练就如一棵小的苗,慢慢灌溉它,就会变成一棵大树。同样,从早到晚觉知自己的动作,渐渐能成片,最後达到圆满就是成佛。 

六、觉性与看念头

经由觉知一个部位,进而清楚知道身体的走动、起身、坐下,觉知力更强之後,强的觉性自然会去看心的活动,即心的念头。不是我要去看念头,是强的觉性去看念头。此时即禅宗的看话头,念头正要起,能觉照它。一切 所有的烦恼贪、瞋、痴皆来自念头,一般人在烦恼升起的一刹那,往往不能觉知它,不知道自己正在生气,过一阵子才知道在生别人的气,这是由於觉性弱。必须有强的觉性,如光明一样,马上觉照念头。强的觉性是「明」,相对於无明、无知,「明」是强的觉性,这是训练出来的。一步一步觉性提高之後,自然会去看念头, 最後能拔除无明的根源。一以贯之,整个生活中的禅修过程是一直培养觉性。是在根、尘接触中来训练。觉性弱的人,心会被外在好吃、好看的物件所牵引而不自知。惑、业、苦是在根、尘接触後产生。禅修的训练在於觉性。内心若有很强的觉性,在根、尘接触时,能够看只是看,听只是听,对外境不产生排斥或被吸引。从早到晚,不断觉知肢体的动作,培养到高层次的觉性,就如储钱多了,就不必工作。觉性也如此,一直培养到最後,觉性即能一直存在着。以上指出一个重点:当觉性强时才能看念头,否则会卷入念头中。  

七、喜悦与禅相

若一开始即采用专注行,即使能在禅修中产生很大的喜、 乐,但回到现实的生活还是一样,对外境仍起烦恼。而生活中的禅修是采用觉知行,开始的因是开放式,知道外在的讯号,而不为讯号拉着跑,其技巧是一直觉知自己的动作,培养觉知力,禅修几天後,杂念少了,当觉性成片後会产生身心轻安。但一般坐着不动的静态禅修,极容易掉入轻安喜悦中,跳不出来。如世尊之前,有 很多人修到四禅八定不能开悟,因为落在喜悦中,觉性显现不出来。觉知行不同,喜悦同样产生,当下继续觉知肢体仍在动,故此时喜悦只是喜悦,痛苦只是痛苦, 心一直保持觉性。以此方法能突破修行上的障碍,不管狂喜、光明、佛等禅相出现,当下把它当成旁边的东西,只依靠自己的觉性,只知道肢体在动,这些禅相自然消失,禅修者心不会被拉跑。 

八、自归依与平等心

生活中要以觉性为依靠,即佛陀所说:自己是自己的归依处,称作自归依,也就是依靠自性佛。死亡时唯一的依靠也是觉性,故觉知行是很踏实的修行方法。众生皆有佛性,动物因为条件不足,无法训练觉性,身为人则机会难得,可以在觉知身体的动作中来培养觉性。只要持续的练习,觉性渐渐提高,喜悦自然会产生。觉性高时,智慧也自然产生。觉知力强後,就能看清楚身体、感受、心意、念头(法),此时不会被感受及念头牵着走,也就是说,此时具有真正的平等心与平常心。 

九、修行的次第

修行成圣的过程要经过五根、五力的加行道,进入见道、修道。五根第一是信,要相信佛法、因果,正确的因即有正确的果,要相信佛陀的方法。世尊说:行、住、坐、卧要正念正知。要相信这是佛陀教导的方法,能致灭 苦的目标。第二精进,对於方法要不断的去训练。第三是念,念就是觉知,在行、住、坐、卧中要觉知,选择一个部位的动作来觉知。人整天在动,因此可训练出无 间断的觉知,能持续时即是定。这不是专注式的定,而是觉知式的定,这才是正定,也是日常生活的定。觉知动作而无杂念,这是真正的三摩地,觉性是全面开展、 持续的,持续时就是第四定根。定中包含前面的信、进、念。定中有觉性时,第五慧根自然生起。信、进、念、定、慧的次第是一种自然的过程,慧是来自於根尘接 触中,以强大的觉性来观察实相。无明在那里?在根尘接触中,没有觉性而被妄念牵走。无明如何断除?在根尘接触中,以强大的觉性,看清实相。慧如何产生?在日常生活中,以持续的觉性来观照,因缘成熟时,慧即产生。此慧是修所成慧,非闻、思修慧,是真正的般若。若心有所期待,念与定减弱,慧是不能产生的。念与 定必须平稳、持续,慧才能成熟。五根更成熟时是五力,五力更加强後,进入七觉支,进入见道位,体证身心的实相,成为圣者。七觉支仍以念觉支开始,以觉性来 贯穿,再来是择法觉支,观察身心的实相。精进觉支便是不断培养觉性。喜与轻安觉支,是由於觉性而自然产生身心的喜悦与轻安。觉性成片时,便是定觉支。在很 强的觉性下,便有真正的平等心,这就是舍觉支,不黏着任何外境或现象,不被感受、念头拉着跑。例如,身体病痛时能不生气,因为有很强的觉性,习气不再产生。七觉支之後是修道位的八圣道。八圣道是中道,是生活中的一种实践。第一正见,要有正确的因果观念,正确的原因得到正确的结果。在生活、禅修中,使心有正确的观念,放在正确的位置,位置不要摆错,一开始只要训练觉知即可,不要急着进入专注中。心有正确的位置之後,只要一直灌溉它。正思惟不是妄想,是在生活中的正确思考。种种日常行为要在觉性下来思考、规划。正语、正业、正命是指日常的言行要伴随着强有力的觉性。正精进是在觉性中不断的努力。正念是单纯地觉知自己的身心行为,觉性成片後是正定。佛法的训练便是以觉性来贯穿整个修行的过程。 

十、归结到觉性

佛法修行的核心在於觉性的培养,觉性圆满时成佛。各宗 各派不同的只是技巧,但我在这儿推荐最简单的方法是,走的时候知道在走,同样的,站着、坐着、卧着、举伸时,当下要知道身体的动作,把觉性一直贯穿并培养 起来。这种方式在任何时候皆可以训练。人是动物,整天在动,利用这种自然的现象来训练觉性,可说是一种最简单、最自然的方法。这便是生活中的禅修。 

(以上录自《法光杂志》第126期,2000)











上一篇(《摩诃止观》实践方法探究) 回目錄 下一篇(原始佛教禅定学的特质与意)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中华民国敏卓林达玛师利佛学会
却殿仁波切关於西藏冲突的指示
尊贵的安阳仁波切即将抵达台湾弘法- yam天空部落
欢迎莅临~台湾省妇幼协会
企美噶察林分寺 卡卓玛佛学研究会- udn部落格

赞助网站
維基百科-藏傳佛教
財團法人福智文教基金會
台灣師大國文系佛學研究
Changturtle
LamaNet 喇嘛網
claire心靈季節- PChome 新聞台Blog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 · 中華佛教直貢葛舉*菩曼仁波切* · 喇嘛網 · 化育資訊網 · 佛曲音樂*大寶法王篇* · 台灣佛教慈濟慈善事基金會 · 大愛電視網路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