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密院 喇嘛翁尊仁波切台灣弘法行 山淨煙供&觀音火供 基隆世尊講堂-超薦八八水災普渡法會
 
 
 
 
 
 
 
弘扬佛法 营销规划 公益VIP申请
 利美园地
网络数字佛学院快速搜寻
地区:
网络数字佛学院分类
精选显密信息
  the unseens tears of himalayan childrens 2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孔瑪智慧眼佛學會
西藏婦女會Tibetan Women's Association
貢將仁波切 歷代轉世
無量壽佛學會
密宗龍欽佛學會
祖古仁欽2007行腳
 

  中论释 二十三、观颠倒品   
分享 打印 回响 推到Twitter  推到Facebook  推到Plurk 宁玛部落格總覽 阅读尺
加入会员 HyperLink 论文发表
更新日期:2010/06/06 01:29:57
學習次第 : 进阶

中论释 二十三、观颠倒品

 

麦彭仁波切 着 索达吉堪布 译

丁二十三、(观颠倒品)分二:一、经部关联;二、品关联。

戊一、(经部关联):

《般若经》云:以贪清净故,色法亦清净等宣说了无有颠倒的道理。

戊二、(品关联):

如果对方提出:轮回的相续是存在的,因为相续的因(——烦恼)存在的缘故。众生以烦恼而积业,并由业而产生了轮回的相续。(所以,轮回的相续应该存在。)

为了证明烦恼的自性不存在而宣说本品。

此品分二:一、遮破烦恼;二、遮破烦恼存在之能立。

己一、(遮破烦恼)分二:一、广破烦恼;二、分别而破。

庚一、(广破烦恼)分四:一、以缘起因而破;二、以无有所依之因而破;三、以无因之因而破;四、以无所缘之因而破。

辛一、(以缘起因而破):

从忆想分别,生於贪恚痴,
净不净颠倒,皆从众缘生。

烦恼是不存在的。如果要追究其原由,(则可归结为以下几点。)正如经中所云:贪惑汝之根,由识分别生。一切烦恼的因,不外乎妄想分别,(妄想分别)就是我们所说的一切三毒烦恼的罪魁祸首。

依靠清净可爱的分别妄念,而产生贪欲;依靠肮脏可恶的分别妄念,而产生嗔恚;依靠颠倒的分别妄念,而产生愚痴。

诸佛也教导世人:贪欲、嗔恚、愚痴之共同因,皆源於分别妄念。该三者依靠各自分别的因:清净可爱的外境、肮脏可恶的外境以及颠倒的外境而产生。

若因净不净,颠倒生三毒。
三毒即无性,故烦恼无实。

如果是依靠清净可爱的外境、肮脏可恶的外境以及颠倒的外境而产生的法[三毒],其自性都不可成立。因此,诸等烦恼也并非真实。

辛二、(以无有所依之因而破):

我法有与无,是事终不成。
无我诸烦恼,有无亦不成。

补特伽罗人我自性的存在与不存在,都是不能以本性而成立的。关於这一点,在《观我法品》时已经予以了遮遣。既然作为所依的(补特伽罗人我)都不存在,诸等烦恼的存在与否又怎麽能成立呢?无法成立。

谁有此烦恼,是即为不成。
若无有所依,烦恼亦不成。

(原译:谁有此烦恼,是即为不成。若离是而有,烦恼则无属。)

烦恼如同墙上的花纹一样,是依靠所依才能成立的。但具有这种烦恼的人我或者众生,是无论如何都不可成立的。既然所依都丝毫不存在,则能依烦恼也决不会有一星半点存在的可能。

在所依境具备之前,烦恼不可能成立。因为人我并不存在,而且,(人我也是)需要依靠烦恼者的心才能产生的缘故。

如身见五种,求之不可得。
烦恼於垢心,五求亦不得。

如果对方提出:心可以与烦恼一起产生。

对於自身之见中诸如坏聚见之类的烦恼,在烦恼者的心或者相续中,用五种关系去寻找,都是不存在的。

而诸如持身见的烦恼者,在烦恼[垢心]当中,也是以五种关系不可寻觅的。

自身本来是由色等五蕴聚合而成的,如果对自身持我与我所见,即为坏聚见。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自身,以非蕴外非蕴等五种方式,就足以证明自身不成立。

同理,如果烦恼的分支——贪欲等等,与产生烦恼的心二者是一体,则有能生所生成为一体的过失;如果为异体,则有互不观待的过失;又因为其二者不是异体,就可以将剩余的具有等三种关系一并遮破。

辛三、(以无因之因而破):

净不净颠倒,是则无自性。
云何因此三,而生诸烦恼?

如果对方提出:虽然你们遮破了烦恼,但烦恼的因——清净可爱、肮脏可恶等三种外境还是存在的,既然外境存在,则果法烦恼也应该存在。

这些外境并不存在。因为清净可爱、肮脏可恶以及颠倒的外境,也是依靠(他法)而产生的,其自性并不成立。所以,又怎麽能依靠清净可爱、肮脏可恶以及颠倒的外境而产生烦恼呢?烦恼不应该存在。

辛四、(以无所缘之因而破):

色声香味触,及法为六种,
如是之六种,是三毒根本。

如果对方提出:烦恼是存在的。因为烦恼的所缘境存在的缘故。

所缘境色法等也是不可得的。作为外境的色、声、香、味、触、法这六种所缘,是一切(三毒)烦恼生起的根本因。缘於这些外境,就会因清净可爱的外境而生贪欲;因肮脏可恶的外境而生嗔恨;而我见、常见等增益,则是愚痴的根本之因。

色声香味触,及法体六种,
皆空如焰梦,如乾闼婆城。

虽然你们安立了诸法,但(这一切)实际上却如同具眼翳者眼前所现的毛发幻景一般。色、声、香、味、触、法仅仅是假立的,是无而显现的,如同乾闼婆城、如同阳焰、如同梦境一般。

庚二、(分别而破)分二:一、遮破贪嗔;二、别破愚痴。

辛一、(遮破贪嗔)分二:一、破因法净与不净;二、破果法烦恼。

壬一、(破因法净与不净)分二:一、以所依为虚妄而破;二、以互相观待而破。

癸一、(以所依为虚妄而破):

犹如幻化人,亦如镜中像。
如是六种中,何有净不净?

(原译:如是六种中,何有净不净?犹如幻化人,亦如镜中像。)

犹如幻化的人以及镜中的影像一般,在虚幻的所依(六种)中,净与不净的相又怎麽会实实在在地存在呢?连六种的自相都无法成立的缘故。

癸二、(以互相观待而破):

不因於不净,则亦无有净。
因不净有净,是故无有净。

(此偈颂与下一偈颂在藏文版中顺序颠倒。)

正是依靠不净,才能安立所谓的。如果不观待观待处不净,则(观待的)此方——“,也不可能存在,如同长与短的安立一样。

在能立都不存在的情况下,的本性也不应该存在,因为必须依靠不净方能安立()的缘故。

不因於净相,则无有不净。
因净有不净,是故无不净。

反之,正是依靠净,才能合理地安立所谓的不净。如果不观待,所谓的不净就不可能存在。因此,所谓的不净也不应该存在。

壬二、(破果法烦恼):

若无有净者,由何而有贪?
若无有不净,何由而有恚?

作为颠倒之相的清净如果不存在,则依靠它而成立的贪欲又怎麽能成立呢?同理,如果不存在不净,则嗔恚的存在又怎麽能成立呢?不可成立。

辛二、(别破愚痴)分二:一、破颠倒外境;二、以破成立之果。

壬一、(破颠倒外境)分二:一、破颠倒与非颠倒之差别;二、破执着者补特迦罗。

癸一、(破颠倒与非颠倒之差别)分三:一、外境之成与不成相同;二、外境之有无相同;三、仅此执着亦不可成立。

子一、(外境之成与不成相同):

于无常着常,是则名颠倒。
空中无无常,何处有常倒?

(原译:于无常着常,是则名颠倒。空中无有常,何处有常倒?)

愚痴之因就是颠倒。认为每一刹那都在坏灭的五蕴为常有;认为原本痛苦的五蕴为快乐;将不净的身体执为清净;将不同於人我法性的五蕴执为人我。这些将五蕴的无常执为常有之类的执着,就可称之为颠倒。

五蕴本来以自性而空,其中并不存在无常。既然如此,那麽对恒常的执着,也即认为颠倒五蕴是以自性而存在的执着又怎麽能存在呢?

用同样的道理,也可以类推出痛苦等也不存在的结论。由外境痛苦等等的不成立,也可以推导出痛苦的有境是颠倒并且虚妄的。因此,外境的果法——愚痴也不存在。

子二、(外境之有无相同):

着无常为常,即是为颠倒。
空中无无常,何有非颠倒?

(原译:若于无常中,着无常非倒。空中无无常,何有非颠倒?)

在其他三种注疏中,将此偈翻译为若于无常中,着无常非倒。这里是按照月称菩萨的观点进行解释的。

如果将无常之法说为常有,这样的执着就是颠倒。因为在空性中不存在无常,那麽所谓无常的执着又怎麽会不是颠倒妄念呢?必定是颠倒妄念。

因为诸法的实相自性是无论如何也不可成立的,在空性当中任何常与无常都不可成立,所以无常的执着以及常有的执着二者,在是否符合诸法实相方面,没有任何差别。因此,所谓常有的执着并非颠倒的言论,是无法成立的。

我个人认为,该偈颂的推论方式,同样也明示了对空执的破斥方法。

子三、(仅此执着亦不可成立):

可着着者着,及所用着法。
是皆寂灭相,是故无有着。

(原译:可着着者着,及所用着法。是皆寂灭相,云何而有着?

如果对方提出:虽然颠倒不存在,但常有等等的执着却可以单独存在。既然执着存在,则执着者、所执着的法以及执着也应该可以成立。

因为建立在常与无常等等执着之上的谁去执着、执着的行为、执着者补特伽罗人我或心王以及所执着的色法等等,其自性都是本来寂灭的,既然其自性无生,彼等诸法又怎麽可能存在呢?

参照若无常着常,是则名颠倒。空中无有常,何处有常倒我法有与无,是事终不成。无我诸烦恼,有无亦不成色声香味触,及法体六种,皆空如焰梦,如乾闼婆城等偈颂,以及观因缘品的推导方式等等,就完全可以将这些立论驳得一无是处。由此可见,因为作者、作以及作业三者的自性不存在,所以执着也不会存在。

癸二、(破执着者补特迦罗)分二:一、总破;二、别破。

子一、(总破):

若於真实中,无有颠倒执,
颠倒不颠倒,谁有如是事?

(原译:若无有着法,言邪是颠倒,言正不颠倒,谁有如是事?)

如果对方提出:颠倒是存在的。因为具有颠倒的补特伽罗存在,如同具有颠倒的天授存在一般。

如果在真实境界当中,并且不存在所谓的颠倒或者非颠倒的执着,那麽,又有谁会具有颠倒,又有谁会不具颠倒呢?这两种情况都不可能存在。

子二、(别破):

若已成颠倒,则无有颠倒;
若不成颠倒,亦无有颠倒。

(原译:有倒不生倒,无倒不生倒;倒者不生倒,不倒亦不倒。)

如果补特伽罗已经具备颠倒,则不应该再产生颠倒,因为(颠倒)已经成立,不再需要的缘故;

如果补特伽罗不具备颠倒,也不应该产生颠倒,因为(该补特伽罗)已经如同佛陀一般,(不会具有颠倒)的缘故;

若于颠倒时,亦不生颠倒。
汝可自观察,谁生於颠倒?

而正在颠倒的(补特伽罗)也不应该出现,因为在已经具备与尚未具备二者之外,并不存在一半颠倒、一半不颠倒的正在颠倒。

请你自己用智慧公正地加以观察:既然这三种情况都不会产生颠倒,那麽又有谁会产生颠倒呢?

既然诸等颠倒都以自性而不可产生,那麽又怎麽可以存在呢?如同石女的儿子一样。

若颠倒不生,何有颠倒者?
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
不从自他生,何有颠倒者?

(原译:诸颠倒不生,云何有此义?无有颠倒故,何有颠倒者?)

既然诸等颠倒不存在生,又怎麽可能存在颠倒者呢?如同拥有石女儿子的人不可能存在一样。

一切颠倒之法既不会从自己而生,同样也不会从他法而生,更不会从自他二者中共生,既然如此,又怎麽会有颠倒与颠倒者呢?颠倒与颠倒者决不可能存在。

若我常乐净,而是实有者。
是常乐我净,则非是颠倒。

如果所谓的常、乐、我、净是实有存在的,则其有境人我的执着以及清净、恒常、快乐之类的意识,就不会是颠倒的。因为外境存在的缘故,如同无我一般。

若我常乐净,而实无有者。
无常苦不净,是则亦应无

如果所谓的常、乐、我、净不是实有存在的,也即所遮遣的法都不存在,那麽用以遮遣这些法的无我、不净、无常以及痛苦,也因为不存在违品与观待处的缘故,所以也不会存在。诸如此类的分别妄念,都如同我执一般(不存在)。因此,作为希求解脱者,应当将八种颠倒彻底屏弃。

壬二、(以破成立之果):

如是颠倒灭,无明则亦灭。
以无明灭故,诸行等亦灭。

这样一来,因为非理执着的颠倒已经破灭的缘故,所以颠倒的果法——无明也就相应而破灭;既然无明已经破灭,则诸行等直至老死之法也必将以破灭而告终。

己二、(遮破烦恼存在之能立):

若烦恼性实,而有所属者。
云何当可断?谁能断其性?

既然所破的无明不存在,又怎麽去破呢?就像在虚空中本来就不存在荆棘,则谁也无法去将其砍除的道理一样。

如果对方提出:但无明的果法——烦恼却是存在的,既然如此,三有轮回又怎麽会不成立呢?

这样的所断——烦恼,在胜义中是不存在的。(其理由可以从以下两点来推知):如果烦恼存在,请问它是以自性而存在,还是以自性而不存在呢?

如果某些补特伽罗的烦恼,是以自性而实有存在的,则其自性就无法遮遣,因此,又怎麽能断除呢?因为,又有谁能将存在的法断除呢?如同虚空无碍的法相无法断除一样。

若烦恼虚妄,无性无属者。
云何当可断,谁能断无性?

如果某些补特伽罗的烦恼,以自性而不存在,又怎麽能言及所谓的断除呢?本来不存在的法,谁又能够断除呢?连所断都不存在的缘故。

 

《中观根本慧论》之第二十三观颠倒品释终










相關文章:
中论释 二十七、观邪见品
中论释 二十六、观十二因缘品
中论释 二十五、观涅盘品
中论释 二十四、观四谛品
中论释 二十二、观如来品
中论释 二十一、观成坏品
中论释 二十、观因果品
中论释 十九、观时品
中论释 十八、观我法品
中论释 十七、观我法品
中论释 十六、观缚解品
中论释 十五、观有无品
中论释 十四、观和合品
中论释 十三、观行品
中论释 十二、观苦品
中论释 十一、观本际品
中论释 十、观燃可燃品
中论释 九、观本住品
中论释 八、观作作者品
中论释 七、观三相品
中论释 六、观染染者品
中论释 五、观六种品
中论释 四、观五阴品
中论释 三、观六情品
中论释 二、观去来品
中论释 一、观因缘品
中论释 总论
中论释 前言

上一篇(中论释 二十四、观四谛品) 回目錄 下一篇(中论释 二十二、观如来品)


延伸閱讀:


全球慈智部落格
◎激发出离心-龙钦巴尊者三十诫- 扎西德烈! - Yahoo!奇摩部落格
2007年贝诺法王金刚盔甲法会开示
护持【嘉拉寺】希望学校及闭关中心
佛塔的利益及如何绕行佛塔
感激! - 生命之水- Yahoo!奇摩部落格

赞助网站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
醒吾學院台北教育網
生命電視-佛學網站
可樂旅遊~康福旅行社
靈鷲山全球資訊網
全球宗教資訊網

回首页